[拼音] jiàn jī xíng shì
[释义] 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拼音] jì yì yóu xīn
[释义]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拼音] jí yú qiú chéng
[释义]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拼音] jí è rú chóu
[释义] 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拼音] jiàn duō shí guǎng
[释义]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拼音] jiāng xìn jiāng yí
[释义]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出处]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拼音] jiā yù hù xiǎo
[释义]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出处] 宋 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拼音]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拼音] jiā cháng biàn fàn
[释义]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常词官好做,家常饭好吃。”
[拼音] jī bù zé shí
[释义]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拼音] jià qīng jiù shú
[释义]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出处] 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拼音] jí gōng hào yì
[释义]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拼音] jì wǎng kāi lái
[释义] 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拼音] jí zhōng shēng zhì
[释义] 智:智谋;对策。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
[出处]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
[释义]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拼音] jù jīng huì shén
[释义]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拼音] jǐng jǐng yǒu tiáo
[释义]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拼音] jīng pí lì jié
[释义] 竭:尽。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净尽。形容极度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出处] 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拼音] jué wú jǐn yǒu
[释义] 绝:绝对;仅:只。只有这一个;此外不会再有。形容极其少有。
[出处] 宋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拼音] jīng jīng yè yè
[释义]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