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ǐ shàng méi shāo
[释义] 眉梢:眉尖。喜悦的神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形容高兴时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拼音] xī shì zhī bǎo
[释义]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出处]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拼音] xià bǎn zǒu wán
[释义] 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拼音] xià bǐ qiān yán
[释义] 千言:长篇大论。一动笔就写成上千言的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出处] 宋 曾巩《送丰稷》:“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
[拼音] xiá gān yì dǎn
[释义] 侠客的肝、义士的胆。形容见义勇为、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心肠和行动。
[出处] 《蒲柳人家 后记》:“一家听着,先是生气,担惊,继而又被赵录明的侠肝义胆和一片热心所感动了。”
[拼音] xiā zǐ mō xiàng
[释义] 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出处]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拼音] xián huán jié cǎo
[释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 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拼音] xián pín ài fù
[释义] 嫌:厌恶。嫌弃贫穷的;喜爱富有的。指对人的好恶不以德行;而以贫富为标准。
[出处] 元 关汉卿《斐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拼音] xián wài yǒu yīn
[释义]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
[拼音] xiǎo jiā bì yù
[释义] 小户人家的女子;名字叫碧玉。后泛指小户人家年轻美貌的女子。
[出处] 晋 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
[拼音] xié fēng xì yǔ
[释义] 形容小的风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细雨:小雨。
[出处] 唐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拼音] xiè lòu tiān jī
[释义] 比喻泄露秘密。
[出处] 宋 陆游《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拼音] xié mó wài dào
[释义] 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出处] 《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拼音] xīn cí miàn ruǎn
[释义] 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心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
[拼音] xīn kǒu bù yī
[释义]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拼音] xīn rú huǒ fén
[释义]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拼音] xíng róng kū gǎo
[释义]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拼音] xīng xīng diǎn diǎn
[释义]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88回:“咱爷们要想就往大里想,星星点点算不了事情!”
[拼音] xīng xīng xiāng xī
[释义]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
[释义] 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出处] 《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