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胆大心细

    [拼音] dǎn dà xīn xì
    [释义]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 胆小怕事

    [拼音]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 胆小如鼠

    [拼音] dǎn xiǎo rú shǔ
    [释义]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
  • 当断不断

    [拼音] dāng duàn bù duàn
    [释义]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 党同伐异

    [拼音] dǎng tóng fá yì
    [释义] 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 得陇望蜀

    [拼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释义]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 《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得天独厚

    [拼音] dé tiān dú hòu
    [释义] 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出处] 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得意洋洋

    [拼音]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地大物博

    [拼音] dì dà wù bó
    [释义]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 雕虫小技

    [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jì
    [释义] 雕:刻;虫:鸟虫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 《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 栋梁之材

    [拼音] dòng liáng zhī cái
    [释义]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出处] 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斗志昂扬

    [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释义] 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 独断独行

    [拼音] dú duàn dú xíng
    [释义]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 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 度日如年

    [拼音] dù rì rú nián
    [释义]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 对答如流

    [拼音]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 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 顿足捶胸

    [拼音] dùn zú chuí xiōng
    [释义]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出处]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 躲躲闪闪

    [拼音] duǒ duǒ shǎn shǎn
    [释义]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闪闪,联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国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觉无穷丑态。”
  • 大吃大喝

    [拼音] dà chī dà hē
    [释义] 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地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七回:“蒋爷苦劝,自己端起酒杯,大吃大喝,连说带笑。”
  • 多劳多得

    [拼音] duō láo duō dé
    [释义] 多劳动多受益,不劳动不得食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大吵大闹

    [拼音] dà chǎo dà nào
    [释义] 激烈地争吵。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