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释义] 壮志:宏大的志愿;酬:实现。宏伟的志愿未能实现。
[出处] 唐 李频《春日思归》:“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拼音]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释义] 招摇:故意炫耀自己;撞骗:到处找机会行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自己;进行诈骗。也作“撞骗招摇”。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已经把好名声都弄坏了。”
[拼音] zì jué fén mù
[释义] 掘:挖。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比喻自己为自己的失败或灭亡准备了条件。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释义] 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拼音] zuò zéi xīn xū
[释义]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出处]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拼音] zì jué zì yuàn
[释义] 自己觉悟而愿意。
[出处]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
[拼音] zhèng jīn wēi zuò
[释义] 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出处] 《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拼音] zhōng yán nì ěr
[释义]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拼音]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释义] 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远大。
[出处] 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拼音] zuò bì shàng guān
[释义]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拼音] zhì zhī nǎo hòu
[释义] 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孔黄二人自问无愧,遂亦置之脑后。”
[拼音] zǒu nán chuǎng běi
[释义]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出处]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拼音] zuò shōu yú lì
[释义]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拼音] zuò shī liáng jī
[释义] 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
[出处] 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拼音] zuì bù róng zhū
[释义]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拼音] zì mìng qīng gāo
[释义] 自以为清高(命:认为;以为)。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自命清高,反说富贵的是俗人。”
[拼音] zhǐ zhēng zhāo xī
[释义]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拼音] zhuī huǐ mò jí
[释义] 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 汉 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拼音] zhūn zhūn jiào dǎo
[释义] 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拼音] zì rán ér rán
[释义]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经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样子。
[出处] 《牟子理惑篇》:“夫吉凶之与善恶,犹善恶之乘形声,自然而然,不得相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