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á yú hù jiàn
[释义] 瑜:玉的光泽;见:显露。比喻优点;缺点都有。
[出处]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升庵论文,瑕瑜互见。”
[拼音] xìng wèi suǒ rán
[释义]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出处]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拼音] xiāng qīn xiāng ài
[释义]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出处] 明 王世贞《鸣凤记 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拼音] xiāng ān wú shì
[释义] 安:平安。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出处] 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拼音] xuán zhuǎn qián kūn
[释义] 把天地转动过来。比喻改变大自然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局面。乾、坤:古代八卦名称;分别代表天地。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拼音] xiǎo ēn xiǎo huì
[释义] 小恩情;小实惠。比喻给人一些微小的好处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恩:恩情;惠:实惠。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拼音] xiè hòu xiāng yù
[释义] 指无意中相遇。邂逅:没有约会而遇见。
[出处] 《诗经 郑风 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拼音] xīn lì jiāo cuì
[释义]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拼音] xián qī liáng mǔ
[释义] 既是丈夫的贤慧的妻子;又是孩子的善良的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
[出处]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拼音] xiǎo tí dà zuò
[释义]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处] 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拼音] xiān rù wéi zhǔ
[释义] 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拼音] xīn míng yǎn liàng
[释义]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出处] 南北朝 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拼音] 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释义] 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6回:“这一笛儿,真吹得响彻云霄,鸾翔凤舞,楼下千千万万的人,都定睛侧耳,寂然无声。”
[拼音] xìn shǒu niān lái
[释义] 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
[出处] 宋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拼音] xīn láo rì zhuō
[释义] 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出处] 《尚书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拼音]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释义] 积雪上又添加寒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后。’伊云:‘雪上更加霜!’”
[拼音] xià mǎ kàn huā
[释义] 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拼音]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拼音] xiá ěr wén míng
[释义] 迩:近;遐:远。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重学敬德,遐尔著闻。”
[拼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释义]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