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亡羊得牛

    [拼音] wáng yáng dé niú
    [释义]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 顽父嚚母

    [拼音] wán fù yín mǔ
    [释义] 指愚顽暴虐的家长。
    [出处] 《尚书 尧典》:“父顽,母嚚,象傲。”
  • 逶迤退食

    [拼音] wēi yí tuì shí
    [释义] 从容谦退,公正廉洁。
    [出处] 《诗经 召南 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枉己正人

    [拼音] wǎng jǐ zhèng rén
    [释义] 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 问诸水滨

    [拼音] wèn zhū shuǐ bīn
    [释义]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 畏威怀德

    [拼音] wèi wēi huái dé
    [释义]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 《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 无能为役

    [拼音] wú néng wéi yì
    [释义]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 万签插架

    [拼音] wàn qiān chā jià
    [释义] 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 唐 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 闻声相思

    [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释义]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出处]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 无遮大会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释义]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出处]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 文行出处

    [拼音] wén xíng chū chǔ
    [释义]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蜗角虚名

    [拼音] wō jiǎo xū míng
    [释义] 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 宋 苏轼《满庭芳 或注警悟》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 无尤无怨

    [拼音] wú yóu wú yuàn
    [释义] 尤:怨恨。毫无怨恨。
    [出处]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
  • 微文深诋

    [拼音] wēi wén shēn dǐ
    [释义] 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 我武惟扬

    [拼音] wǒ wǔ wéi yáng
    [释义] 形容威武凌厉,奋发向上的样子。
    [出处] 《尚书·泰誓中》:“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 误认颜标

    [拼音] wù rèn yán biāo
    [释义] 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 委肉虎蹊

    [拼音] wěi ròu hǔ xī
    [释义]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 五羖大夫

    [拼音] wǔ gǔ dà fū
    [释义]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出处] 《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 瓦查尿溺

    [拼音] wǎ chá niào nì
    [释义] 碎瓦和小便。指极微贱污秽的东西。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
    [出处] 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在乎?’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尿溺。
  • 王后卢前

    [拼音] wáng hòu lú qián
    [释义]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后以“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
    [出处]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