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释义] 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出处]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拼音] cán zhā yú niè
[释义] 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出处] 《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拼音] jié wài shēng zhī
[释义]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用作“节上生枝”。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
[拼音] tiě shí xīn cháng
[释义] 心肠硬得像铁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 唐 皮日休《桃花赋序》:“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拼音] wú yǐ fù jiā
[释义]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拼音] qià dào hǎo chù
[释义]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拼音] qiāng lín dàn yǔ
[释义] 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炮火密集的战场。
[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拼音] tān tú ān yì
[释义] 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拼音] wàn gǔ cháng qīng
[释义]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拼音] hài qún zhī mǎ
[释义] 危害马群的坏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 应诏言集》:“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
[拼音] wán huǒ zì fén
[释义] 玩火的必定会烧了自己。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玩:玩弄;焚:烧。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拼音] chā qiáng rén yì
[释义] 差:稍微地;强:振奋。原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形容某人某事还不错;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拼音] hú zuò fēi wéi
[释义]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拼音] gū fāng zì shǎng
[释义]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拼音] qīng zhòng dào zhì
[释义] 置:放;摆。把重要的和次要的摆颠倒了。
[出处] 宋 刘安世《尽言集》:“轻重倒置,有害政体。”
[拼音] cū zhì làn zào
[释义]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拼音] wěi mǐ bù zhèn
[释义]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拼音] guǎng kāi yán lù
[释义]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拼音] cháng cǐ yǐ wǎng
[释义]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出处] 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拼音] huàn nàn yǔ gòng
[释义]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