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
  • 亲痛仇快

    [拼音] qīn tòng chóu kuài
    [释义] 仇:敌人;亲:自己人。使亲人悲痛;却使敌人高兴。
    [出处] 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 乔装打扮

    [拼音] qiáo zhuāng dǎ bàn
    [释义] 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却乔装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带了两个家丁,沿路私访而来。”
  • 伤风败俗

    [拼音] shāng fēng bài sú
    [释义]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出处]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 仰人鼻息

    [拼音] yǎng rén bí xī
    [释义]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青黄不接

    [拼音] qīng huáng bù jiē
    [释义]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出处] 《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 后生可畏

    [拼音] hòu shēng kě wèi
    [释义]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孤苦伶仃

    [拼音] gū kǔ líng dīng
    [释义] 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出处] 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 左顾右盼

    [拼音] zuǒ gù yòu pàn
    [释义] 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态。顾、盼:看;望。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 措手不及

    [拼音] cuò shǒu bù jí
    [释义]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 奇货可居

    [拼音] qí huò kě jū
    [释义]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不韦列传》:“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 昏头昏脑

    [拼音] hūn tóu hūn nǎo
    [释义] 形容头脑发昏,糊里糊涂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 真相大白

    [拼音] zhēn xiàng dà bái
    [释义] 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出处]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 沽名钓誉

    [拼音] gū míng diào yù
    [释义] 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出处] 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 专横跋扈

    [拼音] zhuān hèng bá hù
    [释义] 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跋扈:霸道;不讲道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 运筹帷幄

    [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释义]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故态复萌

    [拼音] gù tài fù méng
    [释义]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出处] 唐 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前无古人

    [拼音] qián wú gǔ rén
    [释义]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即空前未有的。
    [出处]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千头万绪

    [拼音] qiān tóu wàn xù
    [释义] 形容事情头绪很多;复杂纷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类语》:“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 残渣余孽

    [拼音] cán zhā yú niè
    [释义] 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出处] 《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光彩夺目

    [拼音] guāng cǎi duó mù
    [释义] 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