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唇敝舌

[jiāo chún bì shé]
成语《焦唇敝舌》是个比较常见的中性成语。《焦唇敝舌》的近义词有:口干舌燥。 出自: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不然,终日三五聚谈,焦唇敝舌,成得甚事?” 成语《焦唇敝舌》的含义是:谓费尽口舌。 举个栗子: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以下是对成语《焦唇敝舌》更为具体的描述:
成语解释
谓费尽口舌。
成语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不然,终日三五聚谈,焦唇敝舌,成得甚事?”
成语简拼
JCBS
成语注音
ㄐ一ㄠ ㄔㄨㄣˊ ㄅ一ˋ ㄕㄜˊ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焦唇敝舌作定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焦脣敝舌
近义词
成语例子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