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én suàn miào jì
[释义] 算:计划,筹谋。神妙莫测的计策
[出处] 茅盾《石碣》:“单是替天行道否黄旗上的一个‘天’字,还不够;总得再找出些‘天意’来。这便是吴军师的神算妙计。”
[拼音] bǎi móu qiān jì
[释义] 犹千方百计。
[出处]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四折:“这其间详细,索用心机,要搜寻百谋千计。”
[拼音] shén shù miào jì
[释义] 神妙莫测的计谋。
[出处] 明·无名氏《阴山破虏》第一折:“今索请李靖军师,至边关用神术妙计可除番虏也。”
[拼音] zǒu wèi shàng jì
[释义] 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出处]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拼音] dà jì xiǎo yòng
[释义]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拼音] shī móu yòng jì
[释义] 施:施行;计:计谋。运用策略计谋
[出处] 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凭着您孩儿舌剑唇枪,施谋用计,我稳情取进贡到来。”
[拼音] méi jì nài hé
[释义] 指无法可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他因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
[拼音] kǔ ròu jì
[释义] 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我原不欲如此,但出于无奈,方走这条苦肉计。”
[拼音] xīn láo jì chù
[释义] 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好的办法
[拼音] mín shēng guó jì
[释义]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出处] 《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拼音] jì gōng xíng shǎng
[释义]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拼音] qiān fāng wàn jì
[释义]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同“千方百计”。
[出处] 《敦煌变文 降魔变文》:“若论肯卖,不诤价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须下脱。千方万计,不得不休。”
[拼音] chéng jiā lì jì
[释义] 犹言成家立业。
[出处] 元·刘致《红绣鞋·劝收心》套曲:“不指望成家立计,则寻思卖笑求食。”
[拼音] jì wú suǒ chū
[释义] 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出处] 《晋书 顾荣传》:“兄弟姻娅盘固州郡,威逼士庶以为臣仆,于时贤愚计无所出。”
[拼音] ji ri er dai
[释义] 计算着日子来等待,意即无须很久。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拼音] jì qióng lì jí
[释义] 见“计穷力竭”。
[出处]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拼音] chí jiǔ zhī jì
[释义]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出处]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拼音] kōng chéng jì
[释义]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拼音] jiāng jī jiù jì
[释义] 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出处] 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拼音] lì qū jì qióng
[释义]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出处] 《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