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áo guāng sì jiàn
[释义] 韶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光阴像飞箭一样流逝
[出处] 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端的是韶光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
[拼音] wèi dāo bì jiàn
[释义] 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出处]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拼音] dǎng jiàn pái
[释义] 古代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你掩护的东西
[出处] 庐隐《今后妇女的出路》:“她们拿拥护母权作挡箭牌,暗地里过着寄生的享乐生活。”
[拼音] wàn jiàn zuān xīn
[释义] 像万支箭钻入心头。形容极度伤痛的心情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那安卿说到此处,好如万箭钻心,长号数声而绝。”
[拼音] nǔ jiàn lí xián
[释义] 弩: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极其迅速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前走的如流星过度,后走的如弩箭离弦。”
[拼音] rì yuè rú jiàn
[释义] 比喻光阴很快地飞逝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转瞬便隔了年头。”
[拼音] dōng nán zhú jiàn
[释义]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出处]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拼音]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拼音] niān gōng dā jiàn
[释义] 拈:用手指夹住。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
[拼音] nán jīn dōng jiàn
[释义]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出处] 《尔雅 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拼音] nǔ xià táo jiàn
[释义]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出处]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
[拼音] yī jiàn zhī yáo
[释义]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拼音] nǔ jiàn lí xián
[释义] 比喻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