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īng xiāo wǎ jiě
[释义] 冰消:像冰一样融化;瓦解:指事物的崩溃或分裂。像冰融化了;瓦分解一样。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 晋 成公绥《云赋》:“于是玄风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拼音] yān xiāo yún sàn
[释义]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拼音] xiāo mó suì yuè
[释义] 消磨:虚度。虚度年月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再说那舅太太只和姑娘这等消磨岁月,转瞬之间,早度过残岁,又到新年。”
[拼音] yún xiāo wù sàn
[释义]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拼音] yǎo wú xiāo xī
[释义]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拼音] xiāng xiāo yù yǔn
[释义] 香、玉: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殒:坠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拼音] xiāo jí yìn fù
[释义] 不求进取地处理问题
[出处]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人对政策对工作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应付态度。”
[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释义]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出处] 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拼音] xiāo xī líng tōng
[释义] 指对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时掌握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就是屯子里消息灵通、心眼挺多的韩家大院的韩老六,也不太清楚。”
[拼音] xiāo chóu jiě mèn
[释义] 消除忧愁,解除烦闷。
[出处]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旦云]我不和你撒赖撒痴的,断了酒者![正末唱]教我断消愁解闷瓮头香。”
[拼音] xiǎo dào xiāo xī
[释义]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出处] 巴金《探索集·小骗子》:“不用说,这些都是小道消息,不可靠。”
[拼音] xiāo chú yì jǐ
[释义] 排挤、消除与自己意见不同或非本集团的人
[出处] 毛泽东《蒋介石在挑动内战》:“这样的敌我倒置,真是由蒋介石自己召供,活画出他一贯勾结敌伪,消除异己的全部心理了。”
[拼音] wǎ jiě bīng xiāo
[释义] 比喻完全消逝或彻底崩溃。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8回:“于是热烘烘的一件大事,轻轻的被他弄得瓦解冰消。”
[拼音] dǎn sàng hún xiāo
[释义] 同“胆裂魂飞”。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班师》:“雄威纠纠杀金酋,已教胆丧魂消,他弃甲潜逃,从此边疆不再无忧。”
[拼音] yī bǐ gōu xiāo
[释义]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拼音] xiāo sǔn bái rì
[释义] 消:耗费;损:减;白日:时光。耗费时光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坐食嘉谷,消损白日。”
[拼音] mèng duàn hún xiāo
[释义] 在梦中也思念,思想上不得平静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
[拼音] yún xiāo yǔ sàn
[释义] 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卷:“妙舞邀宾,百岁既终,云消雨散,此事自古皆然。”
[拼音] yān xiāo huǒ miè
[释义]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拼音] xiāng xiāo yù jiǎn
[释义]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出处]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