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ǐ nǎo guā gǔ
[释义] 不开通
[出处] 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出处] 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拼音] shēng bié sǐ lí
[释义] 指亲人之间难以相见的别离和死的永诀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拼音] shì sǐ bù cóng
[释义] 从:服从。发誓就是死也不服从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宜之子誓死不从,而衣裳远避也。”
[拼音] sǐ qiú bái lài
[释义] 指不停地纠缠。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俗话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死求白赖,或者竟拦住他也不可知。”
[拼音] shēng sǐ xiāng yī
[释义] 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拼音] sǐ ér bù xiǔ
[释义] 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释义]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拼音] shēng sǐ róng rǔ
[释义] 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拼音] yǐn hèn ér sǐ
[释义] 饮:含忍。指含恨而死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拼音] xiōng féi dì jí
[释义] 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出处] 《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拼音] shì sǐ ruò guī
[释义]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战日有期,视死若归。”
[拼音] shān kū shí sǐ
[释义] 极言年代久远。
[出处] 明·刘基《沁园春》词:“任龙蛇歌怨,桑榆烟尽,山枯石死,毕竟何成。”
[拼音] shēng sǐ lún huí
[释义] 轮回:流转。佛教认为众生各依所做的善恶而在生死世界中循环不已,像车轮回旋不停一样
[出处]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到来日修,每日去频发愿,过今年捱到来年,担阁了修行仙道远,则这生死轮回怎遣!”
[拼音] sǐ hú tòng
[释义]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我们利用了奶头山的天险,仙姑洞这个死胡同,把许匪堵成瓮中之鳖。”
[拼音] zéi xīn bù sǐ
[释义] 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出处]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17章:“这伙强盗贼心不死,说不定下一步对咱会更毒。”
[拼音] sǐ nǎo jīn
[释义] 思想僵化固执的人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小爷叔,你真是死脑筋,旁人的话,哪里听得那么多。”
[拼音] miàn rú sǐ huī
[释义]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出处] 《淮南子 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拼音] níng sǐ bù rǔ
[释义] 宁愿被处死也不肯受辱
[出处]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待将咱所图,我宁死不辱。”
[拼音] nǐ sǐ wǒ shēng
[释义] 形容斗争非常激烈、不能共存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5回:“如要再叫唤,我就打你致命,今日赌一个你死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