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ǒu lì kě tú
[释义]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拼音] gè yǒu suǒ hào
[释义]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出处] 唐·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拼音] yǒu yán zài xiān
[释义] 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打过招呼。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脱杨生》:“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须惊怕。”
[拼音] shí yǒu bā jiǔ
[释义]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出处] 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拼音] tú yǒu qí biǎo
[释义] 徒:只,仅。只有光鲜的外表而已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拼音] dà yǒu wén zhāng
[释义] 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艾虎听了,暗暗思忖道:‘这话语之中大有文章。’”
[拼音] dà yǒu xī wàng
[释义] 指做成某事或实现某种愿望的可能性很大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我想他觉得坏,只怕倒合了那些大考官的胃口,倒大有希望哩!”
[拼音] xīn yǒu líng xī
[释义] 灵犀:灵兽犀牛。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出处]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拼音] wèn xīn yǒu kuì
[释义] 愧:惭愧。问问自己觉得有感到惭愧的地方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只是我自己问心有愧,便觉得不好。”
[拼音] hù tōng yǒu wú
[释义]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拼音] jiān ér yǒu zhī
[释义] 指同时占有或具备有关的各方面。
[出处] 墨翟《墨子 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拼音] yǒu mù gòng jiàn
[释义] 谓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出处] 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拼音] miàn yǒu nán sè
[释义]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拼音] yǒu kǒu nán yán
[释义]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出处] 宋 苏轼《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拼音] yǒu xuè yǒu ròu
[释义]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核心》:“但是总觉得那种思想交锋并不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语言独特,激动人心的。”
[拼音] shòu zhī yǒu kuì
[释义]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感到惭愧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买礼来,使老身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拼音] cū zhōng yǒu xì
[释义]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拼音] gèn gǔ wèi yǒu
[释义]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出处] 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之宏谟。”
[拼音] gè yǒu suǒ zhí
[释义]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出处] 《周礼·天官·冢宰》高官分职注:“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拼音] rú yǒu suǒ shī
[释义] 好象丢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南朝宋 刘孝标注:“怅然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