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ě xīn tiě yì
[释义] 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拼音] tóng xīn hé yì
[释义] 同“同心一意”。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拼音] yǒu yì wú yì
[释义]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拼音] xīn máng yì luàn
[释义] 犹心慌意乱。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要有心忙意乱光景,倘或迟误,枭首示众。”
[拼音] xīn mǎn yì dé
[释义]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 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拼音] xīn lǐng yì huì
[释义] 见“心领神会”。
[出处] 邹韬奋《经历》:“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总是写作‘××主义’,读者看得惯了,也就心领意会。”
[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释义] 见“先意承志”。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谄之徒也。”
[拼音] dé yì zhī zuò
[释义] 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出处] 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拼音] dé yì wàng xiàng
[释义]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出处] 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拼音] dé yì zhī sè
[释义] 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出处] 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
[拼音] huī xīn sàng yì
[释义] 犹言灰心丧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因方才一段话已经灰心丧意,恨娘家不给争气,又兼昨夜园中受了那一惊,也实在没精神。”
[拼音] jī qí bù yì
[释义] 在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
[出处] 《孙子·虚实》:“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三国·魏·曹操注:“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
[拼音] yì yóu wèi jìn
[释义] 犹:还。指还没有尽兴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十章:“但是梁生宝意犹未尽,话还没有说完。”
[拼音] yì xīng suǒ rán
[释义]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景公意兴索然。左右问曰:‘将回宫乎?’景公曰:‘可移於梁邱大夫之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仙人岛》:“绿云顾父曰:“圣人无字门人者,‘孝哉……’一句,即是人言。”王闻之,意兴索然。”
[拼音] yì wài zhī cái
[释义] 意料之外的钱财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且说周老爷凭空得了一千五百块洋钱,也算意外之财,拿了他便一直前往浙江。”
[拼音] yì qì fēi yáng
[释义]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0回:“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意气飞扬。”
[拼音] měi yì yán nián
[释义] 对一切乐观的人,能够健康长寿。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拼音] pò wán yì ér
[释义] 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
[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他妈的,什么破玩意儿!是人喝的吗?”
[拼音] qiǎn cí cuò yì
[释义] 见“遣辞措意”。
[出处]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前辈读诗与作诗既多,则遣词措意,皆相缘以起,有不自知其然者。”
[拼音] xīn huī yì bài
[释义] 犹心灰意懒。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