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àng ēn fù yì
[释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拼音] ēn jiāng chóu bào
[释义]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拼音] gǎn ēn dài dé
[释义] 感激别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拼音] xiǎo ēn xiǎo huì
[释义] 小恩情;小实惠。比喻给人一些微小的好处以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恩:恩情;惠:实惠。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偶有一个狡猾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拼音] gǎn ēn tú bào
[释义] 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
[出处] 宋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拼音] ēn yuàn fēn míng
[释义]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拼音] qiān ēn wàn xiè
[释义]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拼音] ēn tóng zài zào
[释义]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
[拼音] wéi ēn fù yì
[释义] 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出处] 《南齐书·扶南国传》:“永不恭从,违恩负义,叛主之愆,天不容载。”
[拼音] zhī ēn bào ēn
[释义] 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回报别人以恩惠。亦作“知恩报德”,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拼音] zhī yù zhī ēn
[释义] 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拼音] bèi ēn qì yì
[释义]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义”。
[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亡。”
[拼音] ēn dé rú shān
[释义]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拼音] ēn duàn yì jué
[释义]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出处]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拼音] ēn zhòng rú shān
[释义]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出处]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拼音] ēn ruò zài shēng
[释义]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拼音] yī fàn zhī ēn
[释义] 一餐饭的恩德。指小恩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拼音] ēn tóng zài shēng
[释义]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拼音] ēn ēn xiāng bào
[释义]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出处]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拼音] ēn ēn ài ài
[释义] 形容夫妻感情深厚或骨肉亲情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聪明勤谨,父子恩恩爱爱,不教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