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í
[释义] 像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强烈情绪,神魂颠倒,不能自持
[出处] 张贤亮《青春期》:“一个可能是非常缠绵温馨心荡神移的情感交流过程,被简化成直奔终极目标的繁殖行为。”
[拼音] xīn kǒu bù yī
[释义]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拼音] shì yǔ xīn wéi
[释义] 同“事与原违”。
[出处]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拼音] xīn dǎn jù liè
[释义]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拼音] jǐn shèn xiǎo xīn
[释义]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拼音] qí xīn tóng lì
[释义] 见“齐心协力”。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同力,锐气益壮。”
[拼音] guī xīn rú jiàn
[释义]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 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拼音] xuán xīn diào dǎn
[释义]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拼音] kǒu bù yìng xīn
[释义]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拼音]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释义] 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出处]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拼音] gān xīn lè yì
[释义] 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但是为了钱先生的恢复健康,就是冬天没有皮袍穿,他也甘心乐意。”
[拼音] jiāng xīn bǔ lòu
[释义] 船到了江心;才着手堵塞漏洞。比喻错失良机;补救已迟。
[出处] 元 无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叶公》:“今为吾主计之,必先预为准备,莫待临歧勒马、江心补漏,是臣之愿也。”
[拼音] rén lǎo xīn bù lǎo
[释义] 指人虽然老了,但有一颗年轻的心
[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他这个汉子,人老心不老,有朝一日,会靠不住的。”
[拼音] xīn xuán liǎng dì
[释义] 悬:牵挂。一心牵挂着两地地方的事情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03回:“怎奈此时是惊弓之鸟,又是心悬两地,记念着前山池大鬓,不知胜负如何。”
[拼音] mén xīn wú kuì
[释义]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拼音] rén xīn huàn sàn
[释义] 涣散:散漫,松懈。思想不统一。形容人心不齐。亦作“人心涣漓”。
[出处]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四》:“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动。”
[拼音] tóng xīn bìng lì
[释义]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拼音] hǎo xīn hǎo yì
[释义] 指怀着善意
[出处] 老舍《茶馆》第三幕:“我好心好意来告诉你,你可不能卖了我呀!”
[拼音] háo bù guān xīn
[释义]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拼音] mù shí xīn cháng
[释义]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出处] 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