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ǒu bèi wú huàn
[释义]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拼音] dé cái jiān bèi
[释义]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 《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拼音] jiè bèi sēn yán
[释义] 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出处] 《国语 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拼音] qiú quán zé bèi
[释义]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拼音] guān huái bèi zhì
[释义]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 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拼音] chū qí bù bèi
[释义]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
[拼音] cái dé jiān bèi
[释义]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出处] 元 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拼音] bèi ér bù yòng
[释义] 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拼音] gōng qí bù bèi
[释义]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拼音] cháng bèi bù xiè
[释义]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拼音] bèi cháng jiān kǔ
[释义]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纪闻 吴保安》:“吾自陷蛮夷,备尝艰苦,肌肤毁剔,血泪满池。”
[拼音] bèi cháng xīn kǔ
[释义]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拼音] gōng qí wú bèi
[释义]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拼音] wén wǔ jiān bèi
[释义]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出处]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文武兼备,惟所施设。”
[拼音] chéng rén bù bèi
[释义] 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拼音] chéng qí bù bèi
[释义] 乘:趁。利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机,去侵害对方。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53回:“我们不如同众将暗去劫营,这是乘其不备,必可生擒徐达矣。”
[拼音] yǎn qí wú bèi
[释义]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出处]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拼音] bèi cháng jiān nán
[释义] 备:全、遍;尝:经历。指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 《晋书·潘尼传》:“尼职居显要,从容而已,虽忧虞不及,而备尝艰难。”
[拼音] bèi wèi chōng shù
[释义]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
[拼音] kuān bèi zhǎi yòng
[释义] 作计划要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