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ǔ shì héng yì
[释义]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拼音] ān shì lì chù
[释义]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拼音] jí chù cóng kuān
[释义] 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拼音] xiǎo gū dú chǔ
[释义] 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出处] 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拼音] wén xíng chū chǔ
[释义] 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出处] 《周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拼音] qún jū xué chǔ
[释义] 原始人类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无知,见闻浅陋。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
[拼音] kuài rán dú chǔ
[释义] 块然:孤独的样子。孤单一个人待着。形容独居无聊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
[拼音] xué chǔ zhī tú
[释义] 穴:洞;处:居。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拼音] chǔ zūn jū xiǎn
[释义] 显:显要,显赫。指有声望有地位。形容职位高,权势大。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逢遇》:“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拼音]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释义]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拼音] tiān rén shèng chǔ
[释义] 胜:优越。佛道用语。指天上人间最好的境遇
[出处] 《魏书·释老志》:“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处,云犯则坠鬼畜诸苦。”
[拼音] miǎo chǔ jī shì
[释义]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出处] 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君亦邈处欿视,若韦布然,于是益以见君之贤云。”
[拼音] chù chǔ jī lái
[释义] 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
[出处]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旧病;岂知宝玉触处机来,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
[拼音] shēn wú cháng chù
[释义]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拼音] chǔ shí xiào gōng
[释义]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拼音] wu zi you chu
[释义] 我自有办法对付。
[拼音] chū chǔ shū tú
[释义]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拼音] yǒu yǐ shàn chǔ
[释义] 指正确对待,妥善处理。
[拼音] dù jū què chǔ
[释义] 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棊:同“棋”。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