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èn huǒ dǎ jié
[释义]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出处] 清 颐瑣《黄绣球》第三回:“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顺手牵羊的事。”
[拼音] zài jié nán táo
[释义]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出处]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拼音] jié hòu yú shēng
[释义] 劫:灾难。经历灾难之后幸存下来的人。
[出处] 清 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余生叹数奇。”
[拼音] jié fù jì pín
[释义] 劫:夺取;济:救济。强夺富人的财物;救济穷苦的百姓。
[出处]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25回:“ 劫富济贫,自张一帜。”
[拼音] dǎ jiā jié shè
[释义]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
[出处]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拼音] wàn jié bù fù
[释义] 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拼音] chèn huǒ qiǎng jié
[释义]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
[出处] 郭沫若《尚儒村》:“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拼音] xǐ jié yī kōng
[释义] 洗劫、抢光
[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五章:“他要把奇珍斋的全部存货、存料都洗劫一空,再赚回来的钱可就不是一千八百多块大洋了!”
[拼音] jié shù nán táo
[释义]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拼音] chéng jī dǎ jié
[释义] 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出处] 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拼音] shēng guān sǐ jié
[释义] 泛指生和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拼音] tōu yíng jié zhài
[释义] 营:军营,军队驻扎的地方。劫:强夺。寨:防守用的栅栏,引申为军营。偷袭敌方的营寨。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二卷:“和尚言:‘老僧今年胆大。’先生道:‘住!贫道从来胆大,专会偷营劫寨。夺了袖中金锤,留下三千世界。’”
[拼音] chèn hōng dǎ jié
[释义] 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拼音] dǎ jiā jié dào
[释义] 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出处] 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拼音] qiān shēng wàn jié
[释义] 世世代代,永久。
[出处] 《剪灯余话·幔亭遇仙录》:“千生万劫难得见,如何一旦皆相亲。”
[拼音] zāo jié zài shù
[释义] 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处,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
[拼音] jié hòu yú shēng
[释义] 谓大灾大难后留存下的人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