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释义]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拼音] mǎ dào chéng gōng
[释义]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拼音] hàn mǎ gōng láo
[释义]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拼音] gē gōng sòng dé
[释义]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拼音] láo ér wú gōng
[释义] 劳:劳累;劳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气却没有成效。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拼音]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释义] 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出处] 《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拼音] gōng kuī yī kuì
[释义]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出处] 《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拼音] fēng gōng wěi jì
[释义]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 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拼音] lì gōng shú zuì
[释义]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出处]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拼音]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出处] 《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拼音] láo kǔ gōng gāo
[释义] 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拼音] wú gōng shòu lù
[释义] 禄:俸禄;古代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或不做事情却享受俸禄。现多指没有什么才却白受报酬或奖励。
[出处] 《诗经 魏风 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拼音] dà gōng gào chéng
[释义] 功:事业;告:宣告。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也作“大功毕成”。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拼音] jiāng gōng bǔ guò
[释义]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出处]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释义]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拼音] dài zuì lì gōng
[释义]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出处]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拼音]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释义]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拼音] gōng dé wú liàng
[释义]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拼音] jí gōng jìn lì
[释义]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