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拼音] yī guān qín shòu
[释义]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拼音] zhāng guān lǐ dài
[释义]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出处]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拼音] yī guān chǔ chǔ
[释义]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整洁;鲜明)。
[出处]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拼音] fèng guān xiá pèi
[释义]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拼音] é guān bó dài
[释义] 峨:高;博:宽阔。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后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拼音] guàn jué yī shí
[释义]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出处]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拼音] yōu mèng yī guān
[释义] 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很穷;优孟穿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模仿孙叔敖的神态动作;楚庄王终于感悟;封赠了叔敖之子。后指登场演戏;也指假扮成古人或模仿别人。
[出处]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拼音] yǒng guàn sān jūn
[释义]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出处]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拼音]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释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礼帽;堂皇:气派非凡。形容看起来庄重体面、光明正大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有一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堂皇,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释义]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拼音] guà guān guī qù
[释义]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 《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释义]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拼音] táng huáng guàn miǎn
[释义]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出处] 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人言应制、早朝等诗,从无佳作,非也。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拼音] pī fā yīng guàn
[释义]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拼音] miàn rú guān yù
[释义] 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拼音] pī fà yīng guàn
[释义]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拼音] guān gài yún jí
[释义]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到的客人……简直是古语所谓冠盖云集,洋洋大观。”
[拼音] guān lǚ dào zhì
[释义]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拼音]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释义] 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出处] 清 赵翼《陔馀丛考 成语》:“画蛇添足、冠上加冠,二皆陈轸说楚令尹昭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