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ū jìn qí qiǎo
[释义] 曲:委婉细致。曲折而委婉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
[出处]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引状》:“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工,曲尽其巧。”
[拼音]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释义]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出处]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拼音] tài shān qí tuí
[释义]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拼音] ài zhī yù qí shēng,wù zhī yù qí sǐ
[释义] 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拼音] tiān duó qí pò
[释义] 见“天夺之魄”。
[出处]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拼音] bù ān qí shì
[释义]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拼音] bù dé qí suǒ
[释义]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拼音]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释义]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拼音] fù dǎo qí zhé
[释义]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出处] 《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拼音] fèi fēi qí zhǔ
[释义] 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拼音] gōng féng qí shèng
[释义] 躬:亲自,亲身;逢:赶上;其:代词;盛:盛况。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拼音] jìn qí suǒ néng
[释义] 能:能力。把所有本事都用上
[拼音] jīn yù qí biǎo
[释义] 金玉:珍宝。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拼音] měi qí míng yuē
[释义] 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
[出处] 鲁迅《藤野先生》:“美其名曰‘富士山’。”
[拼音]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
[释义]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拼音] miǎo hū qí xiǎo
[释义] 眇:微小。形容非常微小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
[拼音] nǐ fēi qí lún
[释义] 指比拟不当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拼音] niè zú qí jiān
[释义] 比喻参加进去。
[拼音] wàng hū qí xíng
[释义]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出处]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拼音]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释义]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