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àn fēng shǐ duò
[释义]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云法秀禅师》:“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拼音] yí zhǐ qì shǐ
[释义]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出处] 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duò
[释义] 看风向掌舵。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拼音] mù zhǐ qì shǐ
[释义] 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
[拼音] zūn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拼音] jǔ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出处]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拼音] zhān fēng shǐ fān
[释义] 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出处] 《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看人眉来眼去,占风使帆。”
[拼音] guǐ shǐ shén chāi
[释义] 鬼神暗中支配着。比喻行动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也不是提鱼穿柳欢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拼音] shǐ bàn zǐ
[释义] 摔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跌倒。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
[出处] 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几个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脸上一盆火,脚下使绊子?”
[拼音] shén chāi guǐ shǐ
[释义] 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8回:“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那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
[拼音] lǜ yī shǐ zhě
[释义]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出处]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拼音] kàn fēng shǐ fān
[释义] 看风向掌握船帆。比喻随机应变,看情况办事。亦作“看风使船”、“看风使舵”、“见风使舵”、“看风驶篷”、“看风转舵”、“随风使船”、“看风行事”。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依怀禅师法嗣·法云法秀禅师》:“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拼音] kàn fēng shǐ chuán
[释义] 比喻跟着时势转变方向,随机应变
[出处] 《西湖佳话 断桥情迹》:“老娘是个走千家,踏万户,极聪明的人,须看风使船,且待他口声如何。”
[拼音] rú bì shǐ zhǐ
[释义]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拼音] jiè fēng shǐ chuán
[释义] 风向哪里吹,船往哪里行。比喻凭借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 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 ,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
[拼音] qīng niǎo shǐ zhě
[释义]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出处] 《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拼音] rèn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出处] 《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拼音] bái yī tiān shǐ
[释义] 指护士
[出处] 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fān
[释义] 同“见风使舵”。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幸喜写了凭据的二万头,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系。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拼音] xìn shǐ wǎng lái
[释义] 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陈宣帝》:“信使往来,礼文相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