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5个与“”相关的成语:
  • 借花献

    [拼音] jiè huā xiàn fó
    [释义] 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出处]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 立地成

    [拼音] lì dì chéng fó
    [释义]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拼音] bào fó jiǎo
    [释义]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出处] 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 头著粪

    [拼音] fó tóu zhuó fèn
    [释义]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玷污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

    [拼音]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释义]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 口蛇心

    [拼音] fó kǒu shé xīn
    [释义]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 头着粪

    [拼音] fó tóu zhuó fèn
    [释义] 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事物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阿弥陀

    [拼音] ē mí tuó fó
    [释义] 佛教用语;梵语的译音;也译作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万家生

    [拼音] wàn jiā shēng fó
    [释义] 旧时指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出处] 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香火。”
  •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

    [拼音]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释义] 平时:平常;抱佛脚:拜佛。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出处] 鲁迅《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当今学术界大部分的状况。”
  • 求神拜

    [拼音] qiú shén bài fó
    [释义] 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
  • 眼相看

    [拼音] fó yǎn xiāng kàn
    [释义]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 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 皈依

    [拼音] guī yī fó fǎ
    [释义]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出处] 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 青灯古

    [拼音] qīng dēng gǔ fó
    [释义]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骂祖

    [拼音] hē fó mà zǔ
    [释义]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 烧香

    [拼音] jiǎn fó shāo xiāng
    [释义]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出处] 唐 寒山《诗》之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
  • 骂祖

    [拼音] hē fó mà zǔ
    [释义]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出处] 元 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 头加秽

    [拼音] fó tóu jiā huì
    [释义] 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泥多

    [拼音] ní duō fó dà
    [释义]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口圣心

    [拼音] fó kǒu shèng xīn
    [释义]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出处]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