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集》

中共收录了723首诗词: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谁?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墀遥望□尘生。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 浪淘沙 - 刘禹锡 - [唐]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浪淘沙 - 刘禹锡 - [唐]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 昏镜词 - 刘禹锡 - [唐]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 曹刚 - 刘禹锡 - [唐]

    大弦嘈囋小弦清,喷雪含风意思生。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 竹枝 - 刘禹锡 - [唐]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情。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 浪淘沙 - 刘禹锡 - [唐]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 浪淘沙 - 刘禹锡 - [唐]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 桃源行 - 刘禹锡 - [唐]

    渔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纶掷饵信流去,误入桃源行数里。清源寻尽花绵绵,踏花觅径至洞前。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俗人毛骨惊仙子,争来致词何至此。须臾皆破冰雪颜,笑言委曲问人间。因嗟隐身来种玉,不知人世如风烛。筵羞石髓劝客餐,灯爇松脂留客宿。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渔人振衣起出户,满庭
  • 竞渡曲 - 刘禹锡 - [唐]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人家。
  • 西塞山怀古 - 刘禹锡 - [唐]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竹枝 - 刘禹锡 - [唐]

    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 潇湘神·湘水流 - 刘禹锡 - [唐]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杨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 杨柳枝 - 刘禹锡 - [唐]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春风长挫摧。
  • 刘禹锡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刘禹锡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