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中共收录了2600首诗词:
  •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 苏轼 - [宋]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 永遇乐·长忆别时 - 苏轼 - [宋]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 夜泊牛口 - 苏轼 - [宋]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嚘,亦足乐且久。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 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 - 苏轼 - [宋]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蛾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 醉落魄/一斛珠 离京口作 - 苏轼 - [宋]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公子佳人,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 - 苏轼 - [宋]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余投檄向江西。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 苏轼 - [宋]

    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运肘风生看斫鱠,随刀雪落惊飞缕。不将醉语作新诗,饱食应惭腹如鼓。
  • 鹧鸪天 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 - 苏轼 - [宋]

    笑捻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娇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 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 行香子·清夜无尘 - 苏轼 - [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 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钱穆父、王仲至、蒋 - 苏轼 - [宋]

    相如有家山,缥缈在眉绿。谁云千里远,寄此一颦足。平生锦绣肠,早岁藜苋腹。从教四壁空,未遣两峰蹙。吾今况衰病,义不忘樵牧。逝将仇池石,归泝岷山渎。守子不贪宝,完我无瑕玉。故人诗相戒,妙语予所伏。一篇独异论,三占从两卜。君家画可数,天骥纷相逐。风騣掠原野,电尾捎涧谷。君如许相易,是亦我所欲。今朝安西守,
  •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 - 苏轼 - [宋]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 会客有美堂,周邠长官与数僧同泛湖往北山, - 苏轼 - [宋]

    霭霭君诗似岭云,从来不许醉红裙。不知野屐穿山翠,惟见轻桡破浪纹。颇忆呼卢袁彦道,难邀骂座灌将军。晚风落日元无主,不惜清凉与子分。
  •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 - 苏轼 - [宋]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 行香子·携手江村 - 苏轼 - [宋]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 苏轼 - [宋]

    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海螯要共诗人把,溪月行遭雾雨霾。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
  •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 - 苏轼 - [宋]

    海角烦君远访,江源与我同来。剩作数诗相送,莫教万里空回。
  • 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独在起居院读《汉 - 苏轼 - [宋]

    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绾臧下吏明堂废,又作龙钟病免归。
  • 江城子 别徐州 - 苏轼 - [宋]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 - 苏轼 - [宋]

    熔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荷心虽浅狭,镜面良渺弥。持此寿佳客,到手不容辞。曹侯天下平,定国岂其师。一饮至数石,温克颇似之。风流越王孙,诗酒屡出奇。喜我有此客,玉杯不徒施。请君诘欧陈,问疾来何迟。呼儿扫月榭,扶病及良时。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 - 苏轼 - [宋]

    我梦随汝去,东阡松柏青。却入西州门,永愧北山灵。
  •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