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390首与“”相关的诗词:
  • - 李商隐 - [唐]

    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青玉案·碧山树明秋霁 - 曹组 - [宋]

    碧山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 缠道·燕子呢喃 - 宋祁 - [宋]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 睹园林、万花如绣。 海棠经雨胭脂透。 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 醉醺醺、尚寻芳酒。 问牧童、遥指孤村道: “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 帐春 席上和杜叔高 - 辛弃疾 - [宋]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 年逾弱冠又多瑟之一弦身堕尘樊未彻玉霄 - 白玉蟾 - [宋]

    夜凉莫听野猿哀,觉我枯肠转九回。淅淅秋风吹性水,淹淹暮雨滴心灰。自怜孤影青灯下,曾作神霄故吏来。若待此生尘债足,凤凰合下已青苔。
  • 标 清溪吊张丽华? - 白朴 - [元]

    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对西风、谁兴招魂,梦
  • 更漏子·筵红 - 张先 - [宋]

    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劝人深酒杯。黛眉长,檀口小。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
  • 堂春·坠髻慵梳 - 柳永 - [宋]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 临江仙·披袍□[1]地红宫 - 和凝 - [唐]

    披袍窣地红宫,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 山花子·莺蝉□[1]馥麝脐 - 和凝 - [唐]

    蝉□[1]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2]颤金红掌坠,翠云低。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3]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绿萋萋。
  •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官常 - 释正觉 - [宋]

    蔬肠那著一星愁,但觉春眠粥似稠。梦外寻盟何处是,荻洲稚子绿排头。
  • 寄题杜拾遗江野亭 - 严武 - [唐]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应须直到使君滩。
  • 焦君以鸡为赠文彩可爱性复驯狎终日为家猫 - 张舜民 - [宋]

    鲁恭感物性能驯,因把华虫赠里仁。虽有文章堪悦目,却无言语解谋身。只愁猫犬常窥汝,胡不山林远避人。好在旧笼还旧主,便当归放涧之滨。
  • 望远行·玉砌花光绣明 - 李璟 - [唐]

    玉砌花光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 大中祥符七年七月州奏天庆观修圣祖殿毕五 - 夏竦 - [宋]

    仙祠成秘殿,远郡在卢阳。旭日初流景,卿云忽降祥。三枝分玉叶,五色照琳房。元后成真荫,钦柴报上苍。
  • 怀水居止二首 - 杜甫 - [唐]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天险终难立,柴门岂重过。朝朝巫峡水,远逗江波。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雪岭界天白,城曛日黄。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官常 - 释正觉 - [宋]

    麓华联蕾破春红,惭愧无私造化功。谁怕满头椿岁月,要听啼鸟说家风。
  • 丁巳二月甲子蜀堂海棠盛开适有惠川绣昼 - 周必大 - [宋]

    曾因客梦到西川,万户疏封只隔年。花重官思杜老,鹤飞沙苑看徐仙。衰颜尚许任争齿,浅量深惭赐及肩。照眼蜀妆依绣幌,共惊十载谶先传。
  •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官常 - 释正觉 - [宋]

    恬然谁作去留心,月下沧波风过林。相别相逢定何所,明明向道只如今。
  • 赵忠定帅蜀时题雪楼有扁舟衡岳问归程之句 - 高翥 - [宋]

    九鼎重安国势牢,功名易办谤难逃。手扶日月扫云雾,身向江湖直羽毛。雪诗成如谶兆,金滕书启见勤劳。纷纷论定知忠定,不负朝廷两字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