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箕坐两三人,湖面晶晶柳带新。夜色远来休道去,忍将白水换红尘。
水石何曾有古今,如丝如竹度高深。自疑扁榜通尘听,百代潺潺无赏音。
一性圆时万境通,三生绮念堕真空。如今举眼无非佛,身在光明法界中。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上得马鞍岭,奇峰应接频。遥看孤绝处,分现普陀身。纳月瓶泉冷,娇春柳黛新。却疑吴道子,貌出此岩真。
天柱峰头吐细泉,清音亭下玉琅然。可能为涤肝肠滓,容我超摇五洞天。
绿阴深处石桥横,才入山门意便清。林下一僧无个事,时来倚树听泉声。
群山如削水如渑,一洞清音气味凝。风送松声归远壑,日移猿影下垂藤。林僧倚杖看泉脉,野客横琴坐石稜。回首碧岩钟动处,云台犹在最高层。
弥勒同龛夕,难摩示病情。炉残文武火,灯暗短长檠。耿介游良苦,温柔梦不成。颦眉挑锦字,相忆恨高城。
秋林晴簇簇,野竹静娟娟。台殿横高绝,山河满大千。莫论金屑贵,且契布毛缘。试问庭前柏,干戈动几年。
微动风枝生丽态,半开檀口露浓香。秦时避世宫娥老,旧日颜容旧日妆。
花谱名将第一论,洛中最是此花繁。不当更道木芍药,枝上恐伤妃子魂。
水从东塔来,却打西涧过。八万四千偈,为我细说破。
困在石上眠,梦绕泉石閒。山鬼按玉徽,山灵铿佩环。
老树参横傍古阴,浓烟淡月试追寻。自来无会丹青意,可惜良工苦片心。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手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於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普愿大员镜智
山出涓寒一道泉,暗声落涧玉铮然。辘轳引上泥丸顶,便是人间赤脚仙。
金紫玉青世所稀,牡丹花下探天机。仙游秀水真消息,身傍御炉香满衣。
金粟如来翠葆中,天香飘堕梵王宫。西风一帚无留迹,印证浮生色是空。
一切音声相,是人听以耳。我圜通大士,唯以眼而听。非物以眼听,六根互为用。当其互用时,根境不相杂。譬如帝珠网,交光相融摄。即此融摄相,各各住自位。以此三昧力,普施于一切。俾不离声色,透出声色海。眼处若闻声,耳处得解脱。共证十方空,同名观自在。我作如是赞,定招妄语罪。既招妄语罪,画者亦是妄。画者既是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