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尽处青山小,红雨飞时绿树亲。佳致仗谁同管领,野禽啁哳话深春。
日移花影上疎帘,香鼎烧残逐旋添。春事已随诗入梦,一庭芳草绿纤纤。
营营天壤间,孰不为智使。有美山中君,独与世俗异。一真不凿若不愚,四体安然如止水。人皆喜君得佳扁,我於其间有余议。一阴一阳分动静,江河山岳判流峙。造行而欲辞其劳,造化之功亦息矣。伊周孔孟心乎民,老氏庄蒙忘此世。使四君子俱恝然,万古滔滔孰经济。以拙而望巧,巧未及成拙。先至晦巧而为拙,终焉多与巧相值。逸者
老红落尽苍苔院,万物随时自流转。苍然古桧夜窗前,独抱寒姿耸孤榦。幽人丈室空地埃,风声月影共徘徊。树兮人兮两清绝,不然君肯居此哉。
丛竹傍幽亭,萧然一画屏。色欺春酒碧,光映夜灯青。雨叶供香润,风枝摇梦醒。却嫌千亩阔,浩渺绿难扃。
许多清意思,都在此乡间。有石半枕水,无窗不面山。侵衣青霭润,拥钓白云閒。未许嫌幽寂,古人曾闭关。
蔼然一气备天和,不尽人间岁月多。乡里同声称佛子,儿孙相继奋儒科。蠲租捐廪今无有,刲豕然灯可奈何。德在人心真不朽,几多麟碣汙山河。
挺挺长松施女萝,平生能得几相过。繐帷远辱双絇临,泪眼犹瞻两鬓皤。曾未经年成契阔,至今一恸竟蹉跎。吉人已矣难重见,山口悽悽薤露歌。
人物乾淳旧典型,满腔全是远菴仁。来时懒作三刀梦,去日留为一道春。千里桑麻深雨露,双溪风月更精神。出门父老欢迎处,犹有文公旧郡民。
冒黑投精刹,呼灯读旧诗。平分禅榻稳,共听雨声驰。鱼鼓催行色,溪山挽故知。人生萍聚散,后会复何时。
浸碧去崖谷,琅然话夙缘。水云藏定力,霜雪护华巅。渐喜虚形槁,祗求实行全。曾随痴钝失,当已得心传。
踏碎羊山黄叶堆,天飞细雨相车回。二皇应讶来何晚,不忍听君话别杯。
双溪秋气深,送子临古道。古道如掌平,四顾行人少。行行复行行,何日度南峤。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世事浩无涯,愁云黯江表。
几年丽泽道方亭,别驾重来路竟成。由是之焉知所止,安而行处坦然平。疾徐先后将观礼,作屏经营岂为名。万里修程今放步,胸中堠子自分明。
轩冕傥来,功名杯水,行藏倚楼。把方略评梅,工夫课柳,精神伴鹤,谈笑盟鸥。草檄寻樵,移文问钓,任江上东南风未休。君知否,问如今绿野,胜似青油。
从伊万户封留。算得似团栾歌笑不。怕魏阙兴思,高车驷马,江湖难著,缓带轻裘。雪意何如,新醪熟未,乐事良辰聊献酬。从今去,更八千椿算,才一春秋。
因君郢调问前踪,贤者斯能乐雪宫。四海香名寰宇外,百年公论党碑中。癯然鹤骨存生气,寂甚鸾胶续古风。留得墨池芳润在,划玄犹可忆扬雄。
高亭俯瞰蓼苹洲,人老香山月自秋。过耳好音堪一笑,伤心往事只轻沤。休嗟塞上明妃调,且送江头过客舟。壮士肯为儿女泪,柔肠一任恼苏州。
何用朝朝夜夜钟,一拳打透彻虚空。诗僧不见禅僧老,月自西沉江自东。
看尽西园十里梅,黄昏寒月趁人回。要圆一段清游事,更访仙宫索茗杯。
简师得道不参禅,燕坐常居古色轩。夏禹告功遗迹在,任公垂钓有车存。海通泉洞深千尺,寺映重岩月一痕。何日短筇尘外去,瓣香来此叩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