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415首与“”相关的诗词:
  • 谢赐宸 - 曹勋 - [宋]

    恩从清暑殿中传,凤翥龙盘墨色鲜。何物老臣容拜赐,御风挟月下中天。
  • 挽何内二首 - 吴芾 - [宋]

    场屋声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声。伏蒲议论高千古,视草文章妙一时。雅望自应登辅弼,壮图仍欲济艰危。谁知竟负经纶志,空使人怀殄瘁悲。
  • 挽何内二首 - 吴芾 - [宋]

    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论心。无因执绋西山路,空对东风泪满襟。
  • 题蛾眉亭用内沈公韵 - 吴芾 - [宋]

    几多去棹与来帆,竞利奔名一水间。应怪行人浑不悟,临流长是蹙眉山。
  • 用汪彦章内诸公韵二首呈信字 - 仲并 - [宋]

    勋业皋夔前后身,门从罗雀厌蹄轮。旌麾亟解江城守,邱壑苦留廓庙人。禅观起侵千嶂晓,篇章分与万家春。要将姓字夸今古,史笔何人似获麟。
  • 用汪彦章内诸公韵二首呈信字 - 仲并 - [宋]

    王门一岁几经过,客裹承颜未厌多。诗卷心胸倾锦绣,珍庖盘釜荐麟驼。自惭淮海可怜客,每费江湖无尽波。玉树芝兰为公喜,庭空千丈影婆娑。
  • 赋赵有翼仇池石次正卿用苏林韵 - 曾协 - [宋]

    贪夫居奇货,什袭藏结绿。宁知十五城,不救卞和足。岂如嗜石人,丘壑在胸腹。不知连城价,但赏数峰蹙。长公仙去后,兵马遂南牧。尤物落何许,心知委沟渎。何期超世贤,爱石不爱玉。夜半负之走,包裹随窜伏。一朝返窗几,时清端可卜。李虎初平羊,案上纷相逐。峥嵘幸无恙,不问牛马谷。赵侯天机异,阅世轻嗜欲。好奇与嗜利,
  • 何内挽词 - 楼钥 - [宋]

    豪夺锦标天下闻,慨然有志整乾坤。谏坡论事言皆合,帝幄谈经道益尊。千古高文在鳌禁,一时名士上龙门。经纶未究身先死,痛惜谁能作九原。
  • 寄周内 - 赵蕃 - [宋]

    一自春风辱报书,后来安否定何如。江山我敢涪翁后,事业公真六一余。百年半途过九十,千间大厦岂无庐。不知蹀躞天街马,孰愈崎岖经壑车。
  • 寿高内 - 汪莘 - [宋]

    胸次包天烛九垓,正须博大济时材。朝从碧落搏风角,暮泛灵槎出斗魁。别墅已将修竹隐,朱门仍向镜湖开。如今且为苍生起,一取前贤气焰回。
  • 寿高内 - 汪莘 - [宋]

    璞玉浑金表裹同,心知言动有阴功。一门人杰成龙种,三世科名各继宫。华盖共瞻天座北,勾陈长扈帝垣中。野人只待秋风起,去向西湖作钓翁。
  • 寿高内 - 汪莘 - [宋]

    鹤立青松老令威,佳辰山水倍清辉。曾持东壁排云出,几跨苍龙带雨飞。竹簟水风须得意,玉堂春日即催归。愿公与国为梁栋,千载煌煌照太微。
  • 题高庙宸 - 程公许 - [宋]

    古锦囊开两轴书,宸奎腾采动山墟。能令使者分王命,相见中兴似国初。九鼎可为宗社重,万年谁谓草茅疏。袭藏何但专家宝,汗简他年或作诸。
  • 自道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诗刻追和 - 程公许 - [宋]

    褊性不谐俗,泛梗归无家。故人右扶风,双旌拥崇牙。款门及暇日,褰裳蹑飞霞。维南古道场,诸天集毗耶。巍撑凤骞舞,岌起龙腾拿。坡仙旧诗刻,清芬郁天葩。云表塔标峻,具区帆影赊。万象森凑泊,穷探忽谽谺。金舆度窈窕,翠幄巧蔽遮。昔贤此幽棲,禅扉寂无哗。萧爽万竿竹,芬甘一瓯茶。清泉茁兰茗,黄粉飘松花。意疑人境外,
  • 次韵孟师凤儿花滴滴金 - 张榘 - [宋]

    彩凤与幽花,却植自形色。命名取肖似,造化何容力。丹穴呈九苞,夜梦或吐白。未若秋中芳,荣悴了无迹。
  • 次韵孟师凤儿花滴滴金 - 张榘 - [宋]

    物理纷以移,血或化为碧。安知秋草英,不作金点滴。非由冶者铸,芳葩自光泽。误彼市中攫,一过一目逆。
  • 杏村闻其友谢昌元及二赵一家俱入 - 赵某 - [宋]

    归来白鹿岩边屋,清得门庭冷似冰。公事中原双短鬓,帝乡孤梦一青灯。带烟锄菊閒教仆,和月折梅时寄僧。见说道山应咫尺,同时俊彦尽先登。
  • 倾城误人身寄内洪文 - 朱涣 - [宋]

    倾城误人身,嗟哉难具陈。请君试侧耳,听妾歌其因。妾初未笄学新妆,肌理玉雪眉黛长。融恰窈袅销金裳,态浓意远夺目光。当时见者心为狂,共谓绝代惊非常。拟思昭阳奉君王,三千宠爱一身当。宁知事大缪,嫁作荡子妇。空闺独宿度芳华,蓬首乱鬓颜色朽。四海十年不相闻,一朝归来新閒旧。新閒旧,妾何有,摈妾不使侍箕箒。佳人
  • 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 - 李曾伯 - [宋]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宝此犹圭璧,流芳在后昆。
  •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诗韵 - 李曾伯 - [宋]

    一老风流两社间,至今膏馥尚留残。典刑已矣墨犹润,生死以之盟未寒。淮海属心知士苦,山林投分只儒酸。灯前掩袂空三叹,盍与传诸琬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