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375首与“”相关的诗词:
  • 四明决狱宁海道中 - 包恢 - [宋]

    山童首少发,石老脊多骨。上犹剑戟关,下没沙碛窟。曾无好步行,常有失足惊。前若逢峻拒,后如近使倾。所幸甚艰难,平生备尝试。险阻谁能知,乾坤元简易。
  • 闻戴敬夫越入闽 - 邢昉 - [清]

    湖县忽离群,兵车谅未闻。揭竿真草草,暴骨竟纷纷。秋隔苕花岸,心悲建业云。遥思于役意,不为武夷君。
  • 用东坡狱中遗子韵寄约真长沙 - 宁调元 - [近代]

    化工著手竟成春,万死一生未了身。不分螟蛉争卧榻,徒令鹬蚌饱渔人。庭前聚都缘命,枕上闻鹃定损神。从古盛名多坎,试凭后果证前因。
  • 用东坡狱中遗子韵寄约真长沙 - 宁调元 - [近代]

    水断云沉乡梦冷,天阴雨湿鬼声低。只今枳棘巢鸾凤,终古神仙有犬鸡。短气共怜元祐党,长斋偏有太常妻。几时待得乌头白,弱水东流更向西。
  • 孟子·仁义行 - 陈普 - [宋]

    圣心仁义相为一,行动无非个裹来。已自不思并不勉,曷尝着意为安排。
  • 送沈左司从汪参政分省陕西汪御史中丞出 - 高启 - [明]

    重臣分陕去台端,宾从威仪尽汉官。四塞河山归版籍,百年父老见衣冠。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知尔西行定回首,如今江左是长安。
  • 子瞻戏子依韵奉和 - 文同 - [宋]

    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平生读书若诟
  • 送彭偃房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 郎士元 - [唐]

    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
  • 送李傑出帅湖南乞邵阳拜松楸上可其请 - 张舜民 - [宋]

    春来汴水带冰流,先送湖南第一州。旧置义庄赒族党,新持使节拜松楸。清湘楼晚晖金上,明月池开衣锦游。
  • 和徐子题昼寂轩 - 黄公度 - [宋]

    木落孤城迥,苔封古寺深。结庐依近地,隐几惬幽心。细草秋仍绿,修篁晚更阴。红尘门外路,六辔漫如琴。
  • 送前东阳于明府鄂渚归故林 - 张元干 - [宋]

    结东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 自钱塘富春桐江抵七里滩同范仲昭 - 王叔承 - [明]

    鸣榔晓发钱塘江,波开绿酒浮春缸。江风吹帆三百里,青山片片随船窗。山头挂天根插水,两岸阴森那可已。游郎如坐彩云来,人家尽住瑶屏里。三江烟树嗟空阔,谁道龙中更奇绝。陡岩岚翠寒扑肌,拂手藤花洒香雪。荆扉女儿扬茜裙,映柳窥人半明灭。山村酒价不用钱,笑减青粳沽竹叶。风波相遇皆行迈,死生肯付乾坤外。采芝昨上桐君
  • 殿试覆考和子侍郎 - 范祖禹 - [宋]

    十五年前宿殿庐,伊川一纪卧岩居。雕虫尚忆长杨赋,汗简犹残太史书。日月当天瞻法座,烟霞落纸看华裾。品题幸预诸公末,更许追随侍玉除。
  • 刁园步至因胜求浴 - 吴则礼 - [宋]

    鸟声已迎一百五,野迳微行谁复嗔。放饭要穿花底屐,捐书聊著头上巾。老夫踽踽只白眼,烂蕊细细走青春。凭伏石槽三昧水,浴兹从昔无垢人。
  • 西岭行后洞山路 - 张栻 - [宋]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 假节邕交道吴溪 - 蔡京 - [宋]

    停桡横水中,举目孤烟外。借问吴溪人,谁家有山卖。
  • - 邹浩 - [宋]

    许汝相望无百里,政声文誉益惊人。岂知今日俱长路,重慰平生仰后尘。云澹京黄书鹄举,风回汉水白鸥驯。归来有约天从否,准拟冥行细问津。
  • 虞美人·要津去去无 - 王千秋 - [宋]

    要津去去无据。已分平生负。拟将怀抱向谁开。万水千山、聊为借书来。玄都昼永闲难度。欲正书中句。黄琮丹璧已磨浓。发箧烦君、早送过桥东。
  • 鹧鸪天·淑德来孟母名 - 李漳 - [宋]

    淑德来孟母名。方瞳鹤发莹精神。 天教遐算灵椿比,新见贤郎擢桂荣。 逢诞日,庆孙会。金花绘诰又重新。 原君学得司空母,管取年高寿太平。
  • 吴少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 楼钥 - [宋]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其间杰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