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7680首与“”相关的诗词:
  • 水陆院 - 李流谦 - [宋]

    深央毒歊烦,沸鼎群鱼。金凉念何许,颇欲膏吾车。行行有佳处,舍南得精庐。方塘水冷冷,嘉树阴疎疎。寒光四围之,气象豁以舒。清浊本相形,暑去不待除。赤脚踏潺湲,褫带凌空虚。杯盘固草草,言归且徐徐。山僧擅幽胜,意轻南面孤。久矣不复贵,厌弃同污渠。贵人便宴安,大第如清都。华堂贮窈窕,高门列车徒。往往慕閒旷,
  • 温汤 - 李流谦 - [宋]

    丹雏振翰栖佛屋,蛟吻吐泉供客浴。东华梦破软红飞,不肯随人到岩谷。扣栏投饵鱼群喜,一鳞圉圉独去之。万里归来狎鸥鸟,青波如镜鬓如丝。
  • 安乐道院 - 李流谦 - [宋]

    美璞出丛阜,径寸藏尺水。堂堂大导师,钟灵此其地。荒坑名老君,故老说遗事。仙佛势不敌,北面昔所试。烟云龙蛇窟,风雨鬼神会。珍重住山人,净观惬幽邃。半偈起冥晦,径欲裂冠袂。同行一微囅,落日姑整辔。在家固出家,象服何必异。君看童其颠,已落第二义。
  • 护圣寺分韵得共字 - 李流谦 - [宋]

    散员绳检宽,暇日得放纵。天明风发屋,飞盖怯掀弄。朋簪诺已宿,驾言盍不勇。幽禅远城郭,伉壮塔庙涌。华鲸三向罢,僧众肃如拱。香秔撩鼻观,馋沫出流湩。三生石上歌,浩劫几丘冢。失脚今悔深,弹指昔缘重。联裾玉连环,谈端豁烦壅。草木自臭味,雨露元一垅。摩挲老瓦盆,此酌宜数共。已无系日绳,但有思家梦。
  • 灵鹫院 - 李流谦 - [宋]

    人说招提好,来称所闻。云烟四山合,草树一溪分。瘦马催归晚,阇黎馆客勤。荒坟有郎宿,夜夜粲天文。
  • 安乐次句龙元应韵 - 李流谦 - [宋]

    得友何妨并辔行,眼明木末数峰横。真与世寥寥隔,滞念逢僧稍稍平。不复定身怀故宅,空余遗像閟荒坑。莫教学道伤迟暮,世路低回已半生。
  • 过新津修觉山 - 李流谦 - [宋]

    旧闻修觉寺,苇岸却维舟。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畏暑犹如此,吾方事远
  • 七月十七日浮山值夜未快所观急归作诗 - 李流谦 - [宋]

    田畴渺渺平一望,侧岭横峰环四向。那知中有此巉岩,倚天削铁三千丈。坤灵涌出荐地宝,方峤飞来憩灵仗。我来暑湿未解围,薄日烘烘云盎盎。投鞭濯手趋深殿,稽首虚皇注遐想。黄昏食罢亟就枕,殷地鼻雷翻叠幛。夜深风雨来万骑,势欲拔山投莽苍。明朝幽径一丈泥,浅犹没屨深没杖。仙咫尺邈霄汉,但倚危栏嘿惆怅。琳宫危绝何由
  • 枢相吴园再用前韵 - 李流谦 - [宋]

    等閒驱雪作晴天,夹道从公立万弮。白甚自矜梅淡竚,青加稍觉麦芊绵。不知今夕真何夕,共说明年是好年。舐鼎恐无鸡犬分,一江还我捕鱼船。
  • 东山 - 李流谦 - [宋]

    轩自岧峣称,栏因杳霭横。客魂摇鸟影,醉耳入江声。失喜过门屐,沾衿越席筝。东山怀谢傅,忧乐总关情。
  • 东山 - 李流谦 - [宋]

    今日如人意,全家在翠微。叶齐才蔽树,云近欲生衣。樽酒蒲桃绿,盘蔬赤苋肥。不须闻杜宇,作客自思归。
  • 潼川将访魏城令君李仲明而不果作此寄之 - 李流谦 - [宋]

    骨肉缠恩爱,友朋缀情义。於君若兼之,何生结此契。朅来东川,咫尺桃李县。引车意甚决,牵衣事辄挽。我如空中意,随风出岩岫。又如波上舟,东西听水手。有心不能酬,富贵那可必。富贵吾不愿,此见未宜失。栽诗说相思,过雁或堪托。雁能见君子,嗟予雁不若。
  • 焦山 - 晁公武 - [宋]

    江势东倾剧建瓴,中流岩壑隐禅扃。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修竹捎云凌北固,桃花吹浪涨南溟。上人劝赋斯山境,乞与微吟勒翠屏。
  • 少年·霁霞散晓月犹明 - 林仰 - [宋]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 水调歌头·燕赏潭洞 - 曹冠 - [宋]

    燕赏潭洞,舒啸对云峰。瀑泉飞下银汉,一水净涵空。前度刘郎诗句,只咏丹青摹写,佳境未亲逢。争似我吟赏,携酒屡从容。 濯尘缨,挥羽扇,快薰风。因思往古者,清兴与今同。泉石因人轻重,岘首名传千古,登览赖羊公。陵谷有迁变,勋烈耀无穷。
  • 卜算子·午枕梦 - 曹冠 - [宋]

    午枕梦仙,身到蓬莱境。何事莺声啭绿杨,刚把人惊醒。乘兴对琴尊,寄傲吟光景。绕舍清阴映远岑,香篆槐堂静。
  • 叫岩 - 范端臣 - [宋]

    溪心碛石圆如磨,岩腹精庐冷似冰。弭楫来冲夜雨,翛然一叟对孤僧。
  • 寄方叔法轮寺三首 - 姜特立 - [宋]

    山中境最静,静极恐关情。莫听流莺语,应怀求友声。
  • 寄方叔法轮寺三首 - 姜特立 - [宋]

    一别三四日,已怀千万情。醒心亭下水,先作夜吟声。
  • 寄方叔法轮寺三首 - 姜特立 - [宋]

    境静约心兵,无由起妄情。拟将笙笛耳,同听夜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