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794首与“”相关的诗词:
  • 行县至雩都邀馀杭钱建侯拓四明几圣希颜同 - 周敦颐 - [宋]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间名利心。
  • 壶中天/念奴娇 夜渡古黄河,与尧道、曾 - 张炎 - [宋]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惟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 - 吴文英 - [宋]

    迷蝶无踪晓梦。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 蒙斋习庵皆有诗在慈云阁端宪又有记文刻石 - 陈著 - [宋]

    景照堂中憩佛骚,阑干凭处接云高。赋诗时会苦吟甫,破约难留嗜酒陶。
  • 下贤 - 杜牧 - [唐]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珮月如襟。
  • 使君风雨泊河桥夜半使君先发余沿路追寻 - 陈鹤 - [明]

    相逢驿西路,交深难别离。市桥同水泊,风雨独何之。江黑一帆没,夜寒孤梦迟。仙踪无处觅,推枕益凄其。
  • - 陆游 - [宋]

    城上斜阳画角哀,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 陆游 - [宋]

    梦断香销四十年,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 - 苏轼 - [宋]

    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凄凉雨露三年后,仿佛尘埃数字馀。至用榴皮缘底事,中书君岂不中书。
  •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之秦 时凝弟在席 - 李白 - [唐]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屈原憔悴滞江
  • 沧洲亭怀古?此诗为辽作? - 苏轼 - [宋]

    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九嶷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 虞卿秘盬修撰将漕江东二首 - 杨万里 - [宋]

    弃入修门访旧游,故人相见喜还愁。茂林修竹君鬊碧,折苇枯荷我鬓秋。莫把升沉著怀抱,古来览圣几公侯。一尊追送江东棹,梦逐清波弄白鸥。
  • 诚庄绎韵(四首) - 邹奕 - [明]

    长须携尺素,邀客扣涂茨。筋力非前日,襟怀似昔时。酒从花下酌,船傍柳边维。风景还堪赏,闲游也未迟。
  • - 陆游 - [宋]

    城上斜阳画角衰,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石田落花诗 - 唐寅 - [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 扬州道上思念九娘 - 唐寅 - [明]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 石田壑舟图 - 唐寅 - [明]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 虞卿秘盬修撰将漕江东二首 - 杨万里 - [宋]

    蓬莱仙伯沉东阳,领袖诸儒太极旁。东壁二星云汉近,西昆群玉简编香。鸡翘豹尾无多子,锦缆牙樯有底忙。建业江山入诗集,却归天上侍虚皇。
  • 子寿还朝天集之韵 - 杨万里 - [宋]

    愁戈不著狂诗客,径超天外华胥国。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竹斋衣钵傅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胸中磊隗有余地,语下飘萧无俗气。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
  • 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 - 白居易 - [唐]

    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内园题两字,西掖赐三臣。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已具长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