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4970首与“”相关的诗词:
  • 龙吟·笑不知天命 - 李纲 - [宋]

    笑不知天命,明珠玉斗,漫撞令碎。
  • 龙吟·汉家炎运中微 - 李纲 - [宋]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 龙吟·古来夷狄难驯 - 李纲 - [宋]

    古来夷狄难驯,射飞择肉天骄子。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万马崩腾,皂旗毡帐,远临清渭。向郊原驰突,凭陵仓卒,知战守、难为计。须信君王神武。觇虏营、只从七骑。长弓大箭,据鞍诘问,单于非义。戈甲鲜明,旌麾光彩,六军随至。怅敌情震骇,鱼循鼠伏,请坚盟誓。
  • 龙吟·际天云海无涯 - 李纲 - [宋]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 龙吟·莫春清淑之初 - 李纲 - [宋]

    莫春清淑之初,赏心最乐惟修禊。兰亭序饮,泛觞流咏,萧然适意。旧弼宗英,文章贤牧,肯临坰外。向碧山深处,寻花问柳,有佳气、随旌旆。寥落幽人寓止。惜僧园、缭云萦。栽花种竹,凿池开径,渊明岂愧。美景良辰,玉颜方老,欲留何计。对残红嫩绿,开怀笑时,且须同醉。
  • 龙吟·晚春天气融和 - 李纲 - [宋]

    晚春天气融和,乍惊密雪烟空坠。因风飘荡,千门万户,牵情惹思。青眼初开,翠眉才展,小园长闭。又谁知化作,琼花玉屑,共榆荚、漫天起。深院美人慵困,乱云鬟、尽从妆缀。小廊回处,氍毹重叠,轻拈却碎。飞入楼台,舞穿帘幕,总归流。怅青春又过,年年此恨,满东风泪。
  • - 权德舆 - [唐]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师臣有家法,小白犹尊周。日暮驻征策,爱兹清渭流。
  • 驿 - 权德舆 - [唐]

    空见名敷,秦楼昔事无。临风驻征骑,聊复捋髭须。
  • 途经敷 - 许浑 - [唐]

    修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何处野花何处,下峰流出一渠香。
  • 宿 - 许浑 - [唐]

    野客从来不解愁,等闲乘月海西头。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楼。
  • 县内亭晨兴听讼 - 钱起 - [唐]

    晨光起宿露,池上判黎氓。借问秋泉色,何如拙宦情。磨铅辱利用,策蹇愁前程。昨夜明月满,中心如鹊惊。负恩时易失,多病绩难成。会惜寒塘晚,霜风吹杜蘅。
  • 题礼上人壁画山 - 钱起 - [唐]

    连山画出映禅扉,粉壁香筵满翠微。坐来炉气萦空散,共指晴云向岭归。
  • - 司空曙 - [唐]

    高楼晴见,楚色霭相和。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 分流 - 司空曙 - [唐]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 - 梅尧臣 - [宋]

    蜀山难於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甘馔香脆与君
  • 汴之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 梅尧臣 - [宋]

    汴之,分于河,黄流浊浊激春波。昨日初观东下,千人走喜兮万人歌。歌谓何,大船来兮小船过。百货将集玉都那,君则扬舲兮以峦刑科。
  • 汴之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 梅尧臣 - [宋]

    汴之,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 汴之三章送淮南提刑李舍人 - 梅尧臣 - [宋]

    我送行舟,于之次。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 闻师鲁谪富 - 梅尧臣 - [宋]

    朝见谏臣逐,暮章从谪官。附炎人所易,抱义尔惟难。宁作沈泥玉,无为媚渚兰。心知归有日,时向斗牛看。
  • 王原叔内翰宅观山 - 梅尧臣 - [宋]

    石苍苍,连峭峰,大山嵯峨云雾中。老松瘦树无笔踪,巧夺造化何能穷。古绢脆裂再黏续,气象一似高高嵩。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黄金白璧未为贵,丈人师臣无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