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646首与“”相关的诗词:
  • 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 - 陈元晋 - [宋]

    描画终无说,归来岂不荣。事难工拙较,我自去留轻。过眼风波恶,悬空日月明。人生只恁是,孤鹤九皋声。
  •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下旬仙鲤湖宿约以诗 - 陈宓 - [宋]

    藤床竹簟称羸身,独卧空斋绝点尘。更有池台堪却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 平都山硖中胜处余思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书 - 晁公溯 - [宋]

    沙痕夜涨春流生,微风不起波纹平。云间眩转失烟树,轻舟直下凫鸥惊。橹声出含风湾,舟人已指平都山。仙宫无人锁春日,苍烟漠漠松声寒。谪仙宾天上寥廓,三百年来无此乐。知君此游殆奇绝,硖中山川岂云恶。昔年相期同往,流落空山阻清赏。兴公虽不见天台,执笔犹能寄遐想。
  • 安抚徽猷郎中召东赋诗见志乃以得归闲退为 - 陈元晋 - [宋]

    莫管声名草木知,人生待促是何时。兴缠尽处须回棹,涂到迷时漫泣岐。老我昨非今似是,笑渠小黠大还痴。山林晚中多乖味,不怪商颜只茹芝。
  • 袁同史丈令赋所醉皓堂诗以为后日数椽张 - 敖陶孙 - [宋]

    黄云护灵芝,丈人非独醉。萧然四鹤发,海鸟眩觞味。古来闭关人,学道用其意。滈池未返璧,政欠颓然睡。仙苗足风露,中有熏心历。支颐得一笑,刘郎已为帝。乾坤重汤涤,奈何前星坠。昂藏君家老,招唤作许事。当筵就羽翼,颜色变韶穉。出山云怡怡,还山云洩洩。追思千载上,把酒足自慰。君堂定果耳,或者楼阁气。是间堪底用,
  • 谢林默之居士惠酒居士山居方与世绝尚友此 - 陈傅良 - [宋]

    不将鹅鸭恼比邻,林下萧然老幅巾。乞与青州十从事,添成明月两閒人。
  • 早梅开后寒日暗天各穿百孔於杖头放一时之 - 陈藻 - [宋]

    梦中只是醒时魂,到老无他学著言。好句特然生梦里,酷时却费斧斤痕。
  • 风入松·归鞍尚小徘徊 - 刘克庄 - [宋]

    归鞍尚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 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
  • 薄命女·天 - 和凝 - [唐]

    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沉树杪。梦断锦帷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 崔九弟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王维 - [唐]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 破阵子·燕子归时节 - 晏殊 - [宋]

    燕子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 - 韦庄 - [唐]

    独上小楼春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教何处觅。
  • 谒金门·春 - 沈端节 - [宋]

    去。人瘦不胜金缕。门巷阴阴飞絮舞。断肠双燕语。孤坐晚窗闲处。月到花心亭午。寒色著人无意绪。竹鸣风似雨。
  • 晚春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 - 白居易 - [唐]

    病容衰惨澹,芳景晚蹉砣。无计留春得,争能奈老何?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沈前后惠诗十余首,春来多醉,竟未酬答,今故云尔。]敢辞携绿蚁,只愿见青娥。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沈有讴者善唱西出阳关无故人词。]
  • 过草堂未果奉寄 - 张渥 - [明]

    片玉山中结草堂,门前流水似沧浪。竹阴覆几琴书净,花气薰窗笔砚香。四海诗名唐李杜,一时文彩汉班杨。近闻高士增新传,好纪淮南老更狂。
  • 渔家傲·三月芳菲看 - 欧阳修 - [宋]

    三月芳菲看暮。胭脂泪洒梨花雨。宝马绣轩南陌路。笙歌举。踏青斗草人无数。强留春春不住。东皇肯信韶容故。安得此身如柳絮。随风去。穿帘透幕寻朱户。
  • 渔家傲·昨日采花花 - 欧阳修 - [宋]

    昨日采花花尽。隔花闻道潮来近。风猎紫荷声又紧。低难奔。莲茎刺惹香腮损。一缕艳痕红隐隐。新霞点破秋蟾晕。罗袖挹残心不稳。羞人问。归来剩把胭脂衬。
  • 鹊踏枝·花外寒鸡天 - 冯延巳 - [唐]

    窗外寒鸡天曙,香印成灰,坐起浑无绪。庭际高梧凝宿雾,卷帘双鹊惊飞去。屏上罗衣闲绣缕,一饷关情,忆遍江南路。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
  • 和子瞻新居成二首 - 苏辙 - [宋]

    山连上帝朱明府,心是南宗无尽灯。过此欹危空比梦,年来瘴毒冷如冰。图书一笑宁劳客,音信频来尚有僧。梨枣功夫三岁办,不缘忧患亦何曾。
  • 次韵王巩往徐州见子瞻以事不成行 - 苏辙 - [宋]

    河水南来绕郡城,银刀空复炫衙兵。交情旧许鸡为具,客信那知鹊妄鸣。为妇迟留应未怪,还家仓卒定何营。不关秦女筝声怨,自趁招贤浚上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