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316首与“杨柳”相关的诗词: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翁绶 - [唐]

    紫陌金堤映绮罗,游人处处动离歌。阴移古戍迷荒草,花带残阳落远波。台上少年吹白雪,楼中思妇敛青蛾。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关山雨雪多。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刘宪 - [唐]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崔湜 - [唐]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韦承庆 - [唐]

    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欧阳瑾 - [唐]

    垂柳拂妆台,葳蕤叶半开。年华枝上见,边思曲中来。嫩色宜新雨,轻花伴落梅。朝朝倦攀折,征戍几时回。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余延寿 - [唐]

    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袅娜垂来久。缘枝栖暝禽,雄去雌独吟。馀花怨春尽,微月起秋阴。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叶。好风吹长条,婀娜何如妾。妾见柳园新,高楼四五春。莫吹胡塞曲,愁杀陇头人。
  • 杂曲歌辞·杨柳 - 薛能 - [唐]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谁风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处处轻轻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潭上江边袅袅垂,日高风静絮相随。青楼一树无人
  • 杂曲歌辞·杨柳 - 僧齐己 - [唐]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碧多含雨露深。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剑去国亡台榭毁,却随红树噪秋蝉。浓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争似着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 杨柳三首一作段成式诗 - 王贞白 - [唐]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风里御炉香。如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征人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 杂曲歌辞·杨柳 - 卢贞 - [唐]

    一树依依在永丰,两枝飞去杳无踪。玉皇曾采人间曲,应逐歌声入九重。
  • 杂曲歌辞·杨柳 - 孙鲂 - [唐]

    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未曾得向行人
  • 如梦令·杨柳千丝万缕 - 向滈 - [宋]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 杨柳枝·惯得娇云赶不开 - 王质 - [宋]

    惯得娇云赶不开。去还来。淡光无可照楼台。且停杯。薄雨疏疏时几点,洒浮埃。卖花未上担儿抬。听他催。
  • 朝中措·短亭杨柳接长亭 - 晁端礼 - [宋]

    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莫怪尊前无语,大都分外多情。 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且尽十分芳酒,共倾一梦浮生。
  • 河满子·满浦亭前杨柳 - 晁端礼 - [宋]

    满浦亭前杨柳,一年三度攀条。瞬息光阴都几许,离情常是迢迢。须信沈腰易瘦,争教潘鬓相饶。 不忍重寻香径,还来独立溪桥。唯有无情东去水,来时曾傍兰桡。今夜欲求好梦,望中莫遣魂消。
  • 临江仙·杨柳梢头春色重 - 李新 - [宋]

    杨柳梢头春色重,紫骝嘶入残花。香风满面日西斜。只知间信马,不觉误随车。 已许洞天归路晚,空劳眼惜眉怜。几回偷为掷花钿。今生应已过,重结后来缘。
  • 杨柳 - 李新 - [宋]

    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
  • 杨柳枝·淅淅西风生暮寒 - 赵子发 - [宋]

    淅淅西风生暮寒。绣衣单。碧梧叶落藕花残。恨前欢。月镂虚棂烟逗竹,梦千山。玉箫清夜忆孤鸾。镇长闲。
  • 虞美人·别来杨柳团轻絮 - 王灼 - [宋]

    别来杨柳团轻絮。摆撼春风去。小园桃李却依依。犹自留花不发、待郎归。枝头便觉层层好。信是花相恼。觥船一棹百分空。拚了如今醉倒、闹香中。
  • 杨柳五首 - 曹勋 - [宋]

    杨柳,上隋堤,攀条同忆送君时。君王近发关中卒,更戍归来尚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