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5414首与“”相关的诗词:
  • 题周廉彦所收甲画三首三鸭 - 晁补之 - [宋]

    鸭急风吹雪满汀洲,迎腊淮南忆倦游。小鸭枯荷野艇冷,去年今日冻高邮。
  •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伯时画诗 - 晁补之 - [宋]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纸山间出笔阵横,侯画若禅眼透。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归心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 和苏翰林题甲画雁二首 - 晁补之 - [宋]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我今岂见画,观诗雁真在。尚想高邮间,湖寒沙璀璀。冰霜已凌厉,藻荇良琐碎。衡阳渺何处,中沚若烟海。
  • 和苏翰林题甲画雁二首 - 晁补之 - [宋]

    萧条新湖秋,霜落洲渚洁。莲垂兰杜死,菖莆见深节。惨澹沙砾姿,清波侣群鸭。往时吴兴守,看画忆苕霅。为仪尚不污,孤高比云月。闻在雪堂时,满堂唯画雪。
  • 文叔夜谈 - 晁补之 - [宋]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 - 晁补之 - [宋]

    茅檐明月夜萧萧,残雪晶荧在柳条。独约城隅闲令,一杯山芋校离骚。
  • 晨光亭夹径草深庵僧澄锄去之将种桃 - 朱翌 - [宋]

    径荒随处长蓬蒿,忽告通幽且尽薅。已问花翁移郁,竟从金母折蟠桃。住庵事简吾何力,种树功高子有劳。吏用公材当小试,把锄来趁雨如膏。
  • 次韵 - 朱翌 - [宋]

    青云独上肯随群,遇我真成数面亲。未许儿童骑竹马,且看土偶笑桃人。弟兄酬唱诗无敌,宾客过从德有邻。世味傥教如嚼蜡,便能调鼎识甘辛。
  • 思训幸蜀图 - 朱翌 - [宋]

    上青天路最崎岖,藏日擎天却有余。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 过小市秀才居 - 朱翌 - [宋]

    大涌泉东小市头,川平土沃似中州。谁欤筑屋溪山里,也读书窗户幽。懒觉郊行差自适,老於春事不相谋。他时来问曹溪路,系马桥边更少留。
  • 罗教授不赴真叟观花之约已而有诗次其韵 - 朱翌 - [宋]

    广文著书不窥园,刻杯以玉露以繁。澹乎不蹑俗士驾,雅意要令吾道尊。那知韩赋有花,常以博士居四门。老夫却欲来不速,但恨人静钟鸣昏。明朝未必遽零落,往看花上春风喧。更语宗文与宗武,诗成入耳宜不烦。
  • - 朱翌 - [宋]

    春色遽如许,春愁无柰何。看山连楚越,端坐惜羲娥。吾子频相见,新诗苦未多。试穿一两屐,从我上烟萝。
  • 成山水 - 朱翌 - [宋]

    好山谁定识真形,着白山人眼最亲。半夜忽闻遭有力,中书君召主林神。
  • 双调•寿阳曲 咏 - 姚燧 - [元]

    贵妃亲擎砚,力士与脱靴。御调羹就飧不谢。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
  • 满江红 送景山使交趾 - 姚燧 - [元]

    六韶江山,十年厌、*舟还辙。但只有、日南遐域,未尝持节。八月秋风来朔漠,燕然已没鞍鞯雪。料此时、铜柱瘴云收,无炎热。衔尺一,行宜决。烦重为,雕题说。道皇元威德,万方臣妾。直以越裳声教阻,千金装*渠谁屑。要降王、明日共?轩,来金阙。
  • 虞美人 牧庵即事为元素作 - 姚燧 - [元]

    竹风吹落疏疏雨。纨扇收残暑。小轩蓦地细香来。莫是邻家早有木犀开。玉环穿耳谁家女。自献歌金缕。新声和彻紫檀槽。袖出乌丝才说要挥
  • 烛影摇红 新齐肃政元让座闲,任氏妇? - 姚燧 - [元]

    赋二首录呈太初宣相时中天宝三郎,爱环睡起红妆懒。背渠素手洗朱铅,吹裂宁王管。羯鼓嵬坡尘散。记红冰、淫淫泪断。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嫣然一笑尚倾城,桃空繁满。银烛春宵苦短。愿青轩、流光缓缓。借诸任袖,回施新斋,捧□□□。
  • 长亭怨 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 屈大均 - [清]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 伯益 - 陈师道 - [宋]

    虀盐度岁每无余,垂橐东归口未糊。贫里交游新断绝,老来光景半消除。时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尚喜弊庐连蒋径,愿求佳句递髯奴。
  • 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 陈师道 - [宋]

    谢公中年後,畏与亲友别。数日怀抱恶,每笑冠缨绝。生有四方事,死当一语决。前笑今则悲,吾衰拟何说。著鞭何必先,倒笔不容掣。鞭尔辕下驹,万里一改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