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5961首与“”相关的诗词:
  • 赋得酒卮中好花枝 - 徐渭 - [明]

    虽云辞树底,犹得映杯中。带叶蚁分绿,临妆脸并红。传时香觉迩,覆处影方空。若使玻璃杯,楼台浸几重。
  • 越王峥寺僧欧兜蜕 - 徐渭 - [明]

    伯图既灰寒,衲蜕亦禅冷。都付塑工泥,迅矣千秋瞬。我来植桃花,似蝶遗粉。一宿归去来,晨斋饱蔬笋。
  • 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怀西施之乡 - 徐渭 - [明]

    明月照江水,截梁与子步。当时如花人,曾此照铅素。江流不改易,月亦无新故。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借言伊人闺,应在烟生处。
  • 舟中 - 杨基 - [明]

    水性日就下,大江日东驰。不知舟行远,但觉青山移。我方念俦侣,手反坐拄颐。天风吹衣裳,明月来相随。乘流非不住,逝者乃如斯。滔滔适意中,忽然令人悲。壮岁难再得,修名安可期。
  • 湘竹 - 杨基 - [明]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幡幢列缥缈,环佩摇丁东。来从蔚蓝天,步入东华宫。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夭矫喜而笑,低回俯乃恭。质坚本外直,性洁缘中空。籊尔中弦矢,揉之可彤弓。冰雪誓不易,肯与时污隆。今朝揭春晴,
  • 过高邮新开湖微雨 - 杨基 - [明]

    残红晓落西陂岸,雨脚斜飞鸥鹭乱。扁舟尽日画中行,荷叶荷花香不断。船头老翁一尺须,斗量菱角兼卖鱼。儿能鼓柁女荡楫,何用聪明多读书。
  • 雨中独坐怀荥阳道中用寄潜斋夜坐韵 - 杨基 - [明]

    山色秋光澹绕斋,雨声虫响互悲哀。清尊怜我攻愁去,白发欺人送老来。江柳净无余叶在,渚莲迟一花开。马蹄却忆成皋路,野烧西风满面埃。
  • 省垣对雨怀方员外 - 杨基 - [明]

    煮得新醅滟滟红,省垣谁与晚樽同。人当暂别情偏恶,诗到无聊语更工。江浦荷花双鹭雨,驿亭杨柳一蝉风。论文若到虞杨地,应对清江忆范公。
  • 舟中闻邻船吴歌怀幼文来仪 - 杨基 - [明]

    轻帆短楫溯烟波,叠渚回舟奈远何。一路诗从愁里得,二分春向客中过。江通汉水晴偏绿,山入湘云晚更多。何处思君肠欲断,楚妃祠下听吴歌。
  • 客中寒食 - 杨基 - [明]

    减衣时节尚寒天,暂倚东风泊画船。十里楼台仍细雨,五侯池馆又新烟。且簪杨柳酬佳节,莫对桃花忆去年。总是无情也肠断,鹧鸪声里又啼鹃。
  • 闻官军南征解围日喜而遂咏(二首) - 杨基 - [明]

    两河精骑向襄阳,全蜀材臣出凤翔。天下风云争会合,江东子弟谩抢攘。人皆厌乱思平世,谁不将归说故乡。我先茔依古井,十年不奠一壶浆。¤
  • 闻官军南征解围日喜而遂咏(二首) - 杨基 - [明]

    官军闻说下扬州,梦里扶摇赋远游。天运未容人力胜,民心须顺物情求。遭逢丧乱生何补,见得升平死即休。沽取一壶花下酌,弟兄儿女笑相酬。
  • 瓶中插梨杏桃李四花 - 杨基 - [明]

    各自媚春光,轻红映浅妆。日融花气暖,忘却是谁香。
  • 题宋周曾秋塘图(序) - 杨基 - [明]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前皇姊图书印记,后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元既革命,此卷遂
  • 梦绿轩(序) - 杨基 - [明]

    余与徐君幼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楹,余居西楹。又尝赋诗曰:“梦里绿阴幽草,画中春水人家。何处江南风景,莺啼小雨飞花。”盖深意于故园也。因题其室曰“梦绿”。蜀山江头万章木,细草幽泉荫修竹。五月六月山雨晴,空翠纷纷满衣绿。杖藜或来阴下行,云影不断凉风生。青连翠结欲无路,仿佛上黄鹂鸣。去年吴城
  • 立夏前一日 - 杨基 - [明]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东风今夜,芳草又明年。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 春暮感(二首) - 杨基 - [明]

    春色鲜明不称贫,越罗川锦照乌巾。斜阳芳草迟迟晚,流水桃花去去春。万里归心沤送客,片时闲梦鸟催人。五湖风雨烟波阔,便着青蓑采白勣。¤
  • 春暮感(二首) - 杨基 - [明]

    啼鸟匆匆变物华,雨池科蚪渐成蛙。青鞋谩踏闲边草,白发羞簪醉里花。此日骅骝思苜蓿,当时鹦鹉唤琵琶。遥怜箫鼓追游地,荠麦青青已没鸦。
  • 舟次邵白怀徐幼文 - 杨基 - [明]

    文章小技耻雕虫,也逐群才赴洛中。多病不宜秋色里,相思只在暮江东。鸡豚篱落茅茨雨,凫鸭陂塘菡萏风。欲买一樽浇寂寞,伤心不与故人同。
  • 舟泊南湖怀(二首) - 杨基 - [明]

    单罗小扇夹纱衣,冠子梳头插翠薇。知是范家园里醉,无人不戴杏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