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98首与“”相关的诗词:
  • 正月十九日京邑上元灯日 - 晏殊 - [宋]

    星逐绮罗沉曙色,月随丝管下层台。千蹄万轂无寻处,祇似华胥一梦回。
  • 梦扬州·晚云 - 秦观 - [宋]

    晚云。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 梦伯文公 - 秦观 - [宋]

    昨夜梦故人,心颜少欢趣。自嗟弃有司,却言归山路。君王下明诏,群英翕争赴。焦鹏共挥翮,跛鳖亦骋步。扰扰天地间,飞鸟不知数。何意独萧条,命与时相忤。空复蔽马牛,不为匠人顾。昔为土中花,行待东风煦。今为檐下草,远矣沾秋露。老母鬓成丝,寒妻被无絮。岁暮多严风,絺綌将焉度。觉来不复见,抚枕泪如注。安得万顷波,
  • 久雨妨於农,因访子上有叹 - 杨万里 - [宋]

    君能过我意殊倾,我每看君脚便轻。若为泥涂断还往,端令老病底心情。未霜杨柳秋犹碧,既雨芙蓉晚更明。旱岁嫌晴不嫌熟,今年教熟不教晴。
  • 菩萨蛮·雪林一夜寒了 - 范成大 - [宋]

    雪林一夜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绮丛香雾隔。犹记疏狂客。留取缕金旛。夜蛾相并看。
  • 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 - 范成大 - [宋]

    故人寥落似晨星,珍重书来问死生。行意不如当日健,鬓边应也雪千茎。
  •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侍御兵归扬州 - 张祜 - [唐]

    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扬旌川色暗,吹角水风寒。人对辎輧醉,花垂睥睨残。羡归丞相阁,空望旧门阑。
  • 南乡子·卧稻雨馀 - 黄庭坚 - [宋]

    卧稻雨余。处处游人簇远洲。白发又扶红袖醉,戎州。乱折黄花插满头。 青眼想风流。画出西楼一帧秋。还把去年欢意舞,梁州。寒雁西来特地愁。
  • 月下笛·小雨 - 周邦彦 - [宋]

    小雨尘,凉蟾莹彻,水光浮璧。谁知怨抑。静倚官桥吹笛。映宫墙、风叶乱飞,品高调侧人未识。想开元旧谱,柯亭遗韵,尽传胸臆。 阑干四绕,听折柳徘徊,数声终拍。寒灯陋馆,最感平阳孤客。夜沈沈、雁啼甚哀,片云尽卷清漏滴。黯凝魂,但觉龙吟万壑天籁息。
  • 狱中闻东京有赦 - 刘长卿 - [唐]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 郑州献卢舍人(时本官王令公复两京后) - 罗隐 - [唐]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会待两都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 文氏外孙入村 - 苏辙 - [宋]

    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 后作诗 - 陈有定 - [明]

    失势非人事,重围戟似林。乾坤今已老,不死旧臣心。
  • 清平乐(六)(《花间集》失此首) - 韦庄 - [唐]

    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窠。
  • 临江仙·陇首云天色暮 - 无名氏 - [宋]

    陇首云天色暮,寒光射月初开。崑荆山玉莫疑猜。琳琅疑此地,仙子不红腮。丽质霜裾真性雅,馀香暗送人来。乱将碎玉缀枝排。雪中寻不见,青萼辨奇才。
  • 临江仙·六月炎天火伞 - 无名氏 - [宋]

    六月炎天火伞,南薰洗尽烦蒸。尧蓂七荚又争青。问知陈仲举,元是此时生。别驾功名清暇日,题兴尚带屏星。黑头非晚到公卿。且倾浮蚁酒,来听祝龟龄。
  • 定风波·雨雾云望远山 - 无名氏 - [宋]

    雨雾云望远山。钓竿林下恣清闲。蝉噪日斜林影转。溪岸。绿深红浅画屏间。对酒狂歌时鼓枻。更邀同志醉前湾。待月却寻维缆处,归来,烟萝一迳接柴关。
  • 早梅香·北帝 - 无名氏 - [宋]

    北帝威,又探得早梅,漏春消息。粉蕊琼苞,拟将胭脂,轻染颜色。素质盈盈,终不许、雪霜欺得。奈化工、偏宜赋与,寿阳妆饰。独自逞冰姿,比夭桃繁杏,迥然殊别。为报山翁,逢此有花,樽前须攀折。醉赏吟恋,莫辜负、好天风月。恐笛声悲,纷纷便似,乱飞香雪。
  • 鹧鸪天·尽微风不见江 - 李之仪 - [宋]

    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 鹧鸪天·尽微风不见江 - 李之仪 - [宋]

    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