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扇彩云开,宫妆衬玉梅。共持千岁柏,争献万年杯。
字彩泥金帖,工夫剪刻纯。四时俱百顺,可但庆宜春。
来宽大诏初颁,物物咸沾雨露恩。共仰生成归帝力,谁知辅佐属坤元。
好歌北院连南院,景物新年胜旧年。梅柳也知天意好,十分妆点斗春妍。
沼泽春融冰半澌,偶观流荇已参差。因时有感关雎咏,寤寐难忘窈窕思。
瑶池十丈藕花香,清赏尤便水殿凉。闻说内家多乐事,前星亲自捧霞觞。
六郎之风姿,秀于清池。初日之华蕤,流景发晖。种玩之谁宜。有美人兮,掞胸中之奇,笔下其似之。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得
嘉定乙亥,珂丞军器,居于宝莲。邻有善士,曰范择能,实祖太史。百年相承,文献攸萃。暇日启钥,扶奇出秘。有三轴者,实公程艺。捧玩再拜,始识公字。丁丑禾兴,刻置官寺。枣肥失态,莫尽体势。粤来维扬,岁在癸未。客出公帖,相示叹喟。如昔所见,毫发毕似。于翰墨间,更著风谊。客谓此书,伐木无愧。亟以归我,备名臣体。
八月一帖,无为宝晋之刻,则其初也。兵毁而后重取而镌,遗其精而得其粗也。京口供军之碑,绍兴所传,芾之书也。此帖亦其同时,同出于尚方之储也。芾之嗜帖,所谓麻纸十万,足以验其平生之工夫也。字与跋皆不同,盖所临虽出一手,而其所得之时日则殊也。供军帖字之所以寡,出于率意之真,而此二帖则皆临而非摹也。京口海岳,
夔作八音,茎韺咸云。娄辨五色,朱紫玄纁。伟绝艺之天成,随所施而冠群。既运斤而荐巧,亦端委而长身。或有若有阙里,或蔡邕而贲。是其同者体,而不同者神。藻绘既后素,笙镛无夺伦,夫是之谓宝真。
紫岩之传,原委一忠。遡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则同。自我淑人,派于五峰。力久积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间,天下为公。守道彬彬,洙泗之风。公于是时,不下禹功。据德游艺,言立志家。故其遗书,笔意俱工。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渊渊其心,皜皜其容。学冠穹壤,名侪岱嵩。万世仰之,曰人中龙。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瘴烟浩淫,杂海雾只。憔悴行吟,閴岛屿只。公乎归徕,无{缪去纟加纟}此诗句只。黎母之居,家炎陬只。崒嵂盘郁,蔽云浮只。蝮虺鰅鳙,蜒僻幽只。人迹阒绝,魑魅仇只。公乎归徕,空山不可以久游只。鸣鸢跕跕,堕池溟只。蛟蜃噀雨,昼冥冥只。折肱见沫,瞻斗星只。夕照黄浊,波涛
开禧之元,予仕军庾。偕朋命驾,尝即甘露。慨怀海岳,赋诗吊古。朅予再来,乘轺兹土。复登多景,用得斯赋。江山几案,风月樽俎。俯仰迹陈,卧临意寓。维赋之作,自庾开府。殷叹婆婆,桓怀雄据。染翰行墨,自唐摹褚。苏印储录,魏藏米谱。后百余载,见我诗句。又二十年,真迹斯睹。地有显閟,物遂散聚。抑人与对,非鉴奚取。
元气在天,日星系焉。骨骾在身,四体恃焉。王国之干,公实似焉。有炜翰墨,抑其细焉。是书之传,自尹氏焉。历年虽多,人争毖焉。彼名家者,众或弃焉。胁肩夏畦,亦何利焉。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盘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子于元丰。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此帖之存,公心天通。诋斥之诬,吁
九天驿骑下弓招,葵日丹心识就尧。鸾凤正应在阿阁,鶢鶋何事享箫韶。丘园有分容逋客,海岳无裨愧圣朝。老病不堪心力倦,甫田勿叹莠{上艹下乔}{上艹下乔}。
归来三径脱尘鞿,两拜除书下玉墀。圣泽云天何心报,臣心铁石未全衰。马蹄已负驱车原,鸿羽难胜渐陆仪。原把一犁祝膏泽,康衢击壤乐清时。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钟此奇士,亦一隽快。风议磅礴,笔锋嶮怪。盖已具书体之五云,不但得发遣之三昧。
秦祸滔天,鲸汹九渊。沦胥以颠,而我谓不然。如公之贤,泰山岿然。奔流百川,何伤乎一卷。野史所编,人心之传。匪石则迁,谁为之燎原。两家之先,义比仲连。览此卷焉,不知其涕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