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51首与“”相关的诗词:
  • 顶六月芍药初发 - 李廌 - [宋]

    谁言天地一无私,底事阳和到顶迟。暑气已交五六月,云中初见两三枝。可怜下土炎蒸日,却是青霄烂漫时,第有荣心莫嗟晚,物情先盛复先衰。
  • 阳书院诗 - 李廌 - [宋]

    束发从政事,佩缓曳长裾。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庐。章圣旌隐君,此地构宏居。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赏田逾千亩,
  • - 李廌 - [宋]

    丈夫有奇气,坐井直郁郁。朅来古州,携手登太室。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山河在股掌,带砺何足述。星分九州野,块列七雄埸。放怀宇宙间,想见天地辟。下观云雷变,愍尔龙鬼役。下方万仞底,草树霭蒙密。愈知天下小,助我浩气直。平生四方志,登临聊感激。嗟嗟封禅媪,游豫朝百辟。诬辞与惭德,可笑乎四峄。庙社尚不阅,
  • 过具茨诸山始达 - 李廌 - [宋]

    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抵兹高前,始觉众山陋。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出类复何言,聊贻涧滨叟。
  • 和人游 - 李廌 - [宋]

    高峻极压三川,周视方舆见广员。绝顶固知天下小,泰山为占海隅偏。白云散尽千林月,急雨收回万壑烟。莫笑层峦高似岸,举头一握是玄天。
  • 同天隐少章游少怀元明 - 李弥逊 - [宋]

    秦公我辈士,早踏翰墨场。万言若投石,十年犹枯囊。苦欲泛江海,有亲在高堂。牢落京华春,门无一壶浆。长鞭策瘦马,送我古道旁。怜我值险艰,赤心写摧伤。铿锵五字句,势雕鹗翔。感此坐矫首,星星鬓成苍。西风小摇落,雨洗烟岚光。嶂晓露孤秀,野阴棲暗芳。更携鲍谢流,履尽千岩霜。搜奇得幽深,访古到渺茫。月落潭影空,清
  • 次山塔 - 李流谦 - [宋]

    向来契分胶投漆,一日不见真若失。那知遂作死生分,屈指五年飞鸟疾。诗人犹诵碧云句,老衲来寻金锁骨。亭亭孤塔蔽榛莽,下马焚香涕横集。烟林雾草不供愁,坐对青山搔短发。亦知电露难把玩,但听沤泡自生灭。归来闭阁睡方美,杜宇一声山月白。
  • 岳图 - 楼钥 - [宋]

    先世前踪不可追,君从何处得全碑。上横岳三千丈,下列齐公廿四诗。室号揖仙怀旧书,庵名面壁认遗基。青毡真是我家物,欲以琼瑶厚报之。
  • 水调歌头·岳周王佐 - 戴翼 - [宋]

    岳周王佐,昴宿汉宗臣。从来间世英杰,出则致升平。况我皇华直指,元是福星出现,来此活生灵。五百岁初度,十一郡欢忻。挽西江,苏涸辙,洗尘埃。笑谈顷刻间宜,宇宙变为春。泽满赣川无限,福与崆峒齐耸,颂咏几多人。潋滟一卮寿,愿早秉洪钧。
  • 送惠上人住西山兰若 - 周弼 - [宋]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晓香岩屋像,寒呪石潭鱼。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 - 赵文 - [宋]

    荒草茫茫一笛风,{磨石换牛}鸣未必牧人通。归鸦落日江南野,何限人间真戴
  • 望海潮·山连 - 沈伯文 - [宋]

    山连岱,疆分齐鲁,济南自古多奇月。魄堕英昨星,芒剪瑞□,来参汉主龙飞。仙露浥繁枝。振家声赫奕,金印传龟。一种春风,后园桃李自成蹊。 淮壖暂弭旌旗。庆歌浮绿野,人静圜扉。梅破粉痕,柳回星眼,相将紫诏催归。玉勒晓骢嘶。望天墀咫尺,香惹朝衣。最好朱颜绿发,劝宴凤凰池。
  • 山小儿吟 - *** - []

    我本长生深山内,更何入他不二门。争如访取旧时伴,休更朝夕劳神魂。
  • 附:上元初山石记 - *** - []

    木子当天下,止戈龙。李代代不移宗,中鼎显真容,基千万岁。
  • 岳童谣 - *** - []

    山凡几层,不畏登不得,只畏不得登。三度征兵马,傍道打腾腾。
  • 送闻上人游 - 欧阳詹 - [宋]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 汝州郡楼望 - 许棠 - [唐]

    不共众山同,岧峣出迥空。几层高鸟外,万仞一楼中。水落难归地,云篱便逐风。唯应霄汉客,绝顶路方通。
  • 阳隐者 - 李咸用 - [唐]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 寄越从事林侍御 - 黄滔 - [唐]

    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路归天上行方别,道在人间久便香。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
  • 为广寿长老文杰说溪偈 - 李涛 - [宋]

    隔江招手见高亭,来谒溪听水声。纵是远公今不出,也须强起送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