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896首与“”相关的诗词:
  • 翌日赵转以酴醿惠予用前韵谢之 - 郑刚中 - [宋]

    染露檀心嫌粉白,数花欲作鹅儿色。圃中不为客分春,使君自有分春力。
  • 孙立之以酴醿奉太阳能赠二绝予戏用其韵 - 郑刚中 - [宋]

    玉笛晓寒梅片舞,谁可更将春事付。薰然璀璨卧东风,亦是小轩清绝处。
  • 孙立之以酴醿奉太阳能赠二绝予戏用其韵 - 郑刚中 - [宋]

    墙里一区谁氏宅,照墙不作夭桃色。翠条乞怪玉花繁,馨香借与新诗力。
  • 用旧韵送普赴阙 - 王灼 - [宋]

    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鉏钩。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那知牧养手,安坐穷山陬。国是久已定,谅非卿士谋。除书下八行,仁风被九州。自怜登门旧,长裾曳齐邹。送公朝帝所,别语不忍休。腰组挂银黄,刻日赐通侯。应记远宗子,茅檐卧高秋。
  • 用旧韵送普赴阙 - 王灼 - [宋]

    虚名强逐臭,小智矜藏钩。蛮触蜗两角,古今貉一丘。念昔齿方壮,抱愁山之幽。誓从东南尉,策勋西北陬。人事乃大谬,天命不少谋。云梯乏仙骨,车辙半神州。廉颇故思赵,韦孟欲徙邹。锦水清堪濯,草堂靓可休。傥有一区宅,不愿万户侯。尚及公挂冠,共饱黄鸡秋。
  • 送普州 - 王灼 - [宋]

    宁可钝如槌,不可曲如钩。毛铢夸争夺,所丧乃山丘。向谁巧相中,机穽险且幽。十直弹指顷,死骨埋荒陬。细看天定后,人力岂易谋。一洗谤书毒,近乡仍典州。惟此诗书窟,俗比鱼与邹。老手亦何事,坐啸群吏休。政成有异等,时到或封侯。期公如铁山,屹立千万秋。
  • 冬雪呈太张嵇仲三首 - 李弥逊 - [宋]

    夜气凝空作暮寒,平时积雪欲藏山。定知连腊连三白,已喜先春见一斑。神力巧将人意改,物华阴逐岁功还。忧民太铃斋暇,想对壶觞正解颜。
  • 冬雪呈太张嵇仲三首 - 李弥逊 - [宋]

    控鹤缘云上广寒,四看明玉镂群山。铺檐漠漠鱼鳞合,入垄离离虎脊斑。整驭炎官方退听,将妃白帝肯言还。丰年预作田家喜,不独三钟慰病颜。
  • 冬雪呈太张嵇仲三首 - 李弥逊 - [宋]

    插檐冰筹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
  • 上已日陪徽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 - 李弥逊 - [宋]

    晓衢初日动游人,叠嶂回溪绿黛新,自偃松篁如唤客,后开桃李尚留春。笑谈怀远西山上,觞咏追时白水滨。五马行春从此始,更驱风伯净车尘。
  • 风瓜步戏成 - 李弥逊 - [宋]

    古语行船遇打头,此言端可作予羞。平生漫起江山兴,胜处偶为波浪留。败肉腐鱼三日醉,断芦衰柳十分秋。蒋队秀色应凋尽,造物还能借便休。
  • 自边江赴鄱阳黄原道中作 - 李弥逊 - [宋]

    海南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秔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 别虞 - 邓肃 - [宋]

    闽山去天惟尺五,傍立怪石如蹲虎。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惭愧使君肯相延,十日倾酒如流泉。文字兴余亦不恶,红妆执乐艳神仙。明日冯驩出有车,远借仁风归故庐。不用回头重引领,行矣商霖到海隅。
  • 谢虞送酒 - 邓肃 - [宋]

    瑟瑟严风鼓蓬户,对话春围两亡趣。使君送酒唤春来,坐使漫空翻柳絮。雪榭悬知雪未消,一目千里皆琼瑶。诗仙冷坐清入骨,便合九万抟扶摇。回首故园归未得,天意留人亦奇绝。我今幸得贤主人,公亦未易有此客。
  • 次韵梁登富览亭 - 林季仲 - [宋]

    朝来爽气自横空,蹑屐宁须学谢公。似此江山何处有,合分风月与人同。消磨万古潮声里,摇兀千林酒浪中。欲和阳春无好语,尊前莫笑嗫嚅翁。
  • 次韵梁登富览亭 - 林季仲 - [宋]

    绛人老矣休问年,万事灰心宁复然。有客雅知林下趣,怜渠独得酒中天。摩空雁影沈波底,照眼梅花破腊前。雪意方浓君且住,行歌同挂杖头钱。
  • 携酒过薛直老草堂次韵 - 林季仲 - [宋]

    书戟森森转水湄,草堂颜色带恩私。乱离海上多簪绂,槃礴风前卸马羁。醉帽半敧花近眼,赓歌间发墨翻池。诸公明日朝天去,且为南阳借杜诗。
  • 陪郡赵介然泛舟 - 林季仲 - [宋]

    邦人夹岸觑龚黄,画鷁夷犹转曲塘。风定波平溪练净,沙寒石出木奴香。冥搜万象诗肩耸,流盼千山醉眼长。此兴在公真不浅,更乘霜月倚胡床。
  • 陪赵登楼赏红梅 - 林季仲 - [宋]

    大洁时争嫉,独醒人更疑。漫随春色媚,不改岁寒姿。霞带寿阳脸,酒融姑射肌。凭谁慰孤寂,新有倚楼诗。
  • 送梁尚书移宛陵 - 林季仲 - [宋]

    堂堂体貌照簪缨,天与君王佐太平。拭眼待看萧相国,举杯且属谢宣城。花间未听歌声彻,笛里先催别恨生。说与邦人休卧辙,过家闻欲趁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