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33首与“”相关的诗词:
  • 雨霖铃·琼楼玉 - 王庭珪 - [宋]

    琼楼玉。满人寰似、海边洲渚。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紫极鸣筲声断,望霓舟何处。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郢中旧曲谁能度。恨歌声、响入青云去。西湖近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 减字木兰花·梨花院 - 李祁 - [宋]

    梨花院。淡月倾云初过雨。一枕轻寒。梦入西瑶小道山。 花深人静。帘锁御香清昼永。红药阑干。玉案春风窈窕间。
  • 次韵文白云山 - 洪皓 - [宋]

    天际正英英,排云忽上升。苍梧何处出,岱岳自封兴。但见奇峰耸,宁知嘉气凝。秋风殊未起,铁用遽飞腾。
  • 次韵文白云山 - 洪皓 - [宋]

    不用沉河起,非关触石升。舒张如鹤出,变化似龙兴。仿佛玉山峙,依稀雪岭凝。帝乡乘可于,未易便超腾。
  • 文相公二首 - 洪皓 - [宋]

    秦师围已急,楚国救人阑。食客腹空饱,先生心独寒。奉盘从遽定,按剑叱难安。存赵舌三寸,何须折镆干。
  • 文相公二首 - 洪皓 - [宋]

    罗娑囚应释,鸡林厄洊阑。途无埋鼻热,地有裂肤寒。反国公复相,还家我问安。如容陪骥尾,匪晚到馀干。
  • 次韵文赠赵宿州 - 洪皓 - [宋]

    尹京便可继翁归,暂向符离一马麾。善抚新边千里肃,复还旧治九重知。策勋久矣推多算,琢句飘然泯小疵。三事古由高第入,才兼二哭莫忧迟。
  • 次韵季申枢万象亭 - 李弥逊 - [宋]

    丈人手笔与仟通,点化虚无若转蓬。妙寄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
  • 邂逅 - 邓肃 - [宋]

    闽山去天余尺五,渔浦撼舟滨九死。临水登山万里来,却向春围饮墨水。白云目断无飞翰,夜将剑铗於谁弹。世人相马例嫌瘦,饿死首阳不作难。侧闻天下有人杰,洗出新诗耿冰雪。年来亦复坐文穷,空使品流居第一。抠衣浩歌起相从,雨意那忧泼墨浓。匆匆对语一笑粲,万斛穷愁一洗空。公今清誉高星斗,我乃栖迟事奔走。收拾政赖退之
  • 枕上闻杜 - 曹勋 - [宋]

    催晓钟残景气清,杜鹃声里梦魂惊。山林广袤不知乐,犹作不如归去声。
  • 渔家傲·春恨不禁听杜 - 史浩 - [宋]

    春恨不禁听杜。买舟忽觅东鄞路。一笑轻帆同野渡。频回顾。吴山越岫俱眉妩。 何事匆匆分袂去。夫君小隐临烟渚。明夜月华来行坞。相思处。还应梦属清江舻。
  • 次韵文守携酒相访 - 李石 - [宋]

    天雷裂山崖,骤雨翻盆盎。田亩怀政最,草木知治状。使君富经术,暂屈乘一障。黄堂燕清香,比屋醉春酿。文章出指授,学校均幼壮。独我困樊笼,老矣神不王。寻医诗未免,勉力追绝唱。滔滔原夫辈,感此舍人样。旌旗出幽扉,俎豆忽迂访。小摘情益亲,村舂未忍相。蜀叟初不识,汉墨拜奇贶。从今门张罗,一任台无饷。
  • 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 李石 - [宋]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 - 李流谦 - [宋]

    渐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风雨结春愁。意行忽欲江东去,锦帐三分半未收。
  • 寄莲上人 - 石沆 - [明]

    忆昔相从春水残,桃花映竹鸟啼山。半年好景违僧舍,十月西风凋客颜。短褐羞如黄叶舞,方袍定似白云闲。草堂莲社天南北,惆怅幽期隔往还。
  • 文德济解绵竹丞 - 李流谦 - [宋]

    陋哉纨绮习,染人甚脂膏。倾五湖三江,未易濯秽臊。冰霜竹林游,粪土戎与涛。富贵比贫贱,所去宁一毛。公家全盛时,束带辖百寮。朱轮照华欀,龟紫映翠貂。绿帻走童奴,清弹沸娥媌。连床不同梦,君乎吾愿交。一觇鸾鹤姿,颇疑出衡茅。神驹足万里,威凤心九皋。夜窗四壁空,抱卷灯屡挑。往往出妙语,遗音叶咸韶。於此定不凡,
  • 文正甫惠砚 - 李流谦 - [宋]

    一砚能令一生足,感君投赠重金玉。人言当为文字祥,夜夜灯花寒吐粟,提携不到白玉除,安能细碎笺虫鱼。为君试草大鹏赋,九万里风生须臾。
  • 文龙图韵赠龙华印老 - 李流谦 - [宋]

    少年一口吸西江,圣处端能走季咸。净观清冷横一水,远怀孤秀揖千岩。溪云卧久看频度,山日谈余讶半衔。便欲瘦筇来问讯,上方应恐隔仟凡。
  • 东坡引·凉飚生玉 - 曹冠 - [宋]

    凉飚生玉。黄花晓凝露。 汀苹岸蓼秋暮。登高开宴俎。 传杯兴逸,分咏得句。思戏马、长怀古。 东篱候酒人何处。芳尊须送与。
  • 鹧鸪天·玉无尘露气清 - 姚述尧2 - []

    无尘露气清。凭高极目万山横。霜前白雁初传信,篱下黄花独有情。乌帽侧,紫萸馨。尊前醉舞拥飞琼。明年此会知何处,不是鄱江是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