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4304首与“”相关的诗词:
  • 洪山 - 杨逴 - [宋]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洪。
  • 涤栖真洞 - 杨栋 - [宋]

    携手清苕去,高枫丹叶森。渔樵九锁曲,风雨一窗深。索酒贪山月,添衣怯洞阴。凤归天柱晓,楼阁有鸣琴。
  • 涤栖真洞 - 杨栋 - [宋]

    山峨来夹案,泉急自穿渠。密记东阳诀,高题上帝居。牙儿藏宝箧,山子走篮舆。曲折玑衡转,溪坳可结庐。
  • 十二月二十九夜雪三首 - 杨公远 - [宋]

    六出霏霏饯岁华,终宵撩乱扑窗纱。未言造化工夫巧,且看乾坤景角奢。□□□□□□□,□□□□□□□药。明朝正旦常年别,琼户瑶阶一样夸。
  • 十二月二十九夜雪三首 - 杨公远 - [宋]

    岁已云除四日春,正嗟无雪慰农心。重衾夜觉十分冷,平地朝看一尺深。剡曲舟虽无月载,灞桥景更有谁吟。今宵拚饮椒花酒,醉后烹茶自赏音。
  • 十二月二十九夜雪三首 - 杨公远 - [宋]

    天教滕六下良宵,恰值人间下颂椒。万屋高低皆玉洁,四山无迩绝尘嚣。苍髯铁面亦华发,直节虚心也折腰。可惜梅花无觅处,只应低亚小溪桥。
  • 诗谒按察疏斋赐贱号二字赋诗以谢 - 杨公远 - [宋]

    幸披云雾睹青天,尽道山人有宿缘。得坐春风才半日,胜居尘世已千年。槎枯许到银河畔,葭老容依玉树边。两字光芒关不住,私心犹敢觅新篇。
  • 佛头次程斗山 - 杨公远 - [宋]

    丈六金身本自然,如今丈六示齐肩。当时若起亭亭立,只恐才余尺五天。
  • - 杨简 - [宋]

    哉孔圣之言,哀乐相生不可见,倾耳听之不可闻。不见乃真见,不闻乃真闻。子夏虽曰敢不承,实莫之承终于昏,误认有子为师道。曾子觉虽小,而悟孔圣之皜皜。濯之暴之觉之亏,即濯即暴无不妙。子思孟子亦近之,惜乎小觉而非,其言多害道。二子名声满天下,指其非者何其少,滋惑后学何时了。安得朝家专主孔圣言,尽削异说明
  • 和陈著追九日之集 - 杨简 - [宋]

    起兴家山翠作围,紫宸垂旨未容归。千峰来献无穷妙,万影相从不敢违。碧玉壶中丹叶舞,水晶宫里白云飞。凭栏相与谋荒政,第一言无罪岁饥。
  • 送章著出守衡阳 - 杨简 - [宋]

    济济众贤俱,徐徐五马驱。中司亲雁序,南岳佩鱼符。吴楚从今异,参辰幸小殊。他时群玉聚,相与话踟蹰。
  • 游山门呈知府 - 姚辟 - [宋]

    春风到宛陵,太守遇康乐。隐几坐高斋,清风媚林壑。语我诸峰峦,道人古棲吒。幽潜远江汉,秀耸类衡霍。一日赆我游,府辍高幕。命车载酒醪,行人饬巾橐。蓝舆渡前溪,野饭即高阁。笑著乌纱巾,行背青山郭。嵇吕重契旧,皮陆索酬酢。幽花弄紫翠,鸣琴唱宫角。灵气浮融融,蒸风纷漠漠。晚宿黄渡馆,泉声自伊洛。溪童学流觞,
  • - 姚舜元 - [宋]

    此是名山第一宫,仙人何在独遗踪。玲珑两洞通玄境,突兀一山为柱峰。水泛红云出幽谷,风吹苍雪落长松。何时觅得人间暇,遍踏烟岚翠万重。
  • 涤洞 - 叶漙 - [宋]

    青山曲折锁瑶扉,俗客频劳揽芝衣。更看临流轻指顾,翠蛟化作玉龙飞。
  • 雄寺 - 奕载 - [宋]

    琉璃叶下剪梧桐,缘子青枝扫地空。俗眼如休有青白,好风安得间雌雄。物隋尘境工荣顇,人触心兵战异同。只可轻帆理归兴,暮云萧散江东。
  • 德禅师 - 尹辅 - [宋]

    支遁行藏惠远才,几年嵩少避浮埃。八行丹诏云间落,一对紫衣天上来。诵律夜窗寒月皎,闭门秋渚白莲开。名高自达帝王听,就降殊恩不假媒。
  • 赠英公 - 颖贽 - [宋]

    蛮牋免管少年时,几赋帘前祝寿诗。三殿荷恩卿相看,两朝承宠帝王知。寻穷太华高低景,念尽长安内外碑。可惜篆文今绝笔,李阳冰后只吾师。
  • 丁亥冬 - 于石 - [宋]

    顽云拨不开,阴风挟严威。雪止复作,细民已嘘嘻。人言丰年瑞,可乐有反悲。频年岂无雪,雪少寒不知。谁为御寒计,茅屋曝晴曦。今年雪作,始信贫无衣。地炉燎湿薪,僵坐缩如龟。年丰固可乐,一饱远莫期。但忧今日寒,未虑明年饥。岂知纨绔子,重裘拥柔肌。绣阁蔼春风,金帐环蛾眉。惟恨雪不多,低唱饮羔儿。且尽一己欢,
  • 戊子元夕 - 于石 - [宋]

    去年逢元夕,交光灯与月。今年逢元夕,交光灯与雪。有月已甚奇,一雪更奇绝。灿烂星斗光,晃耀琼瑶阙。纷纷竞儿嬉,笙歌声不歇。年来独衰懒,颇亦厌喧杂。呼儿早闭门,拥炉烧落叶。雪月两不知,孤灯任明灭。
  • - 俞茂实 - [宋]

    未了烟霞痼,来从涤游。一区藏世界,九锁閟林丘。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人间空岱岳,海上谩瀛洲。隐迹悲猿鹤,祥光射斗牛。有人相领略,何地不夷犹。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逸兴那能已,奇观谩此酬。会须寻石室,相继築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