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6336首与“”相关的诗词:
  • 啼·柳色津头泫绿 - 卢祖皋 - [宋]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客袂迢迢西塞,馀寒翦翦东风。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
  • 啼·漾暖纹波颭颭 - 卢祖皋 - [宋]

    漾暖纹波飐飐,吹晴丝雨濛濛。 轻衫短帽西湖路,花气扑春骢。 斗草褰衣湿翠,秋千瞥眼飞红。 日长不放春醪困,立尽海棠风。
  • 啼·段段寒沙浅水 - 卢祖皋 - [宋]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几秋风。
  • 飞鹊慢 - 卢祖皋 - [宋]

    骄嘶破清晓,分恨临期。花下恁月明知。馀光是处散离思,最怜香霭霏霏。牵衣搵弹泪,问凄风愁露,划地东西。留鞭换佩,怕匆匆、已是迟迟。凉怯几番罗袂,还燕别文梁,萤点书帏。一自秋娘迢递,黄金对酒,争忍轻挥。新来院落,雁难寻、帘幕长垂。怕凋梧敲径,惊回旧梦,应也颦眉。
  • 渔家傲·半潮声来枕上 - 石孝友 - [宋]

    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月影徘徊天滉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 啼·潇湘雨打船篷 - 石孝友 - [宋]

    潇湘雨打船篷。别离中。 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 留不住。终须去。莫匆匆。 后一尊何处、与谁同。
  • 行船·昨日特承传诲 - 石孝友 - [宋]

    昨日特承传诲。欲相见、奈何无计。这场烦恼捻著嚎,晓价、求天祝地。教俺两下不存济。你莫却、信人调戏。若还真个肯收心,厮守著、快活一世。
  • 行船·漏水迢迢清 - 石孝友 - [宋]

    漏水迢迢清。露华浓、洞房寒乍。愁人早是不成眠,奈无端、月窥窗罅。心心念念都绿那。被相思、闷损人也。冤家你若不知人,这欢娱、自今权罢。
  • 菩萨蛮·广寒捣玄霜细 - 史达祖 - [宋]

    广寒捣玄霜细。玉龙睡重痴涎坠。斗合一团娇。偎人暖欲消。心情虽软弱。也要人抟搦。宝扇莫惊秋。班姬应更愁。
  • 合花·冷截龙腰 - 史达祖 - [宋]

    冷截龙腰,偷拿鸾爪,楚山长锁秋云。梅华未落,年年怨入江城。千嶂碧,一声清。杜人间、儿女箫笙。共凄凉处,琵琶湓浦,长啸苏门。当时低度西邻。天澹阑干欲暮,曾赋高情。子期老矣,不堪带酒重听。纤手静,七星明。有新声、应更魂惊。梦回人世,寥寥月,空照天津。
  • 拟李陵诗传 - 汪元量 - [宋]

    清时难再得,离别安可留。出门望西北,欲往还绸缪。俯视长河奔,方舟激中流。惊波一何骇,返顾令人忧。天风吹枯桑,日暮寒飕飕。何当从此别,送子狐白裘。
  • 拟李陵诗传 - 汪元量 - [宋]

    嘉会不可再,聚散空彷徨。临流歌长吟。送子游远方。悲风来天末,圆月流景光。行人驾言迈,令我结中肠。岂无一尊酒,与子发慨慷。
  • 拟李陵诗传 - 汪元量 - [宋]

    河梁日将暮,游子安所从。执手古路侧,征裾飘长风。行行忽已远,眇若孤飞鸿。人生非松乔,代谢自有终。长当崇令名,赤心以为忠。
  • 平原郡公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 汪元量 - [宋]

    春事阑珊梦里休,他乡相见泪空流。柳摇楚馆牵新恨,花落吴宫忆旧游。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
  • 万安殿 - 汪元量 - [宋]

    凤衔紫诏下云端,千载明良际会难。金阙早朝天表近,玉堂直月光寒。宫衣屡赐恩荣重,御宴时开礼数宽。却忆玄都人去后,桃花零落倚阑干。
  • 绮罗香·滴研朱 - 王沂孙 - [宋]

    滴研朱,晨妆试酒,寒树偷分春艳。赋冷吴江,一片试霜犹浅。惊汉殿、绛点初凝,认隋苑、彩枝重翦。问仙丹,炼熟何迟,少年色换已秋晚。疏枝频撼暮雨,消得西风几度,舞衣吹断。绿水荒沟,终是赋情人远。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阮。且留取,闲写幽情,石阑三四片。
  • 天台 - 姚宽 - [宋]

    瘴海远黏天,山城入暝烟。春潮生蛤晕,雨长蜗涎。灯几花时落,风帘客未眠。平生怀此地,今夕意茫然。
  • 坐怀归简报恩振老 - 姚宽 - [宋]

    冷烛翠光残,疏梅雪影寒。客心春雁急,诗思暮江宽。仿佛连环梦,凄凉锦瑟弹。明朝山下寺,窗竹问平安。
  • 思佳客·宝阁珠宫未央 - 袁去华 - [宋]

    宝阁珠宫未央。嫌迟怕晚不成妆。乞求乌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笼月烛,闭云房。经年离恨不胜长。思量也胜妲娥在,孤眠不识双。
  • 雨中花/行船 - 袁去华 - [宋]

    江上西风晚。野水兼天远。云衣拖翠缕,易零乱。见柳叶满梢,秀色惊秋变。百岁今强半。两鬓青青,尽著吴霜偷换。向老来、功名心事懒。客里愁难遣。乍飘泊、有谁管。对照壁孤灯,相与秋虫叹。人间事,经了万千,这寂寞、几时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