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2879首与“”相关的诗词:
  • 从驾东幸诸公 - 徐铉 - [唐]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鹓鹭免迷津。
  • 从驾东幸诸公 - 徐铉 - [唐]

    吴公台下旧京城,曾掩衡门过十春。别后不知新景象,信来空问故交亲。宦游京口无高兴,习隐钟山限俗尘。今日喜为华表鹤,况陪鵷鹭免迷津。
  • 旭川祁宰思家而卒,因述意秦川知己 - 刘兼 - [宋]

    岁稔民康绝讼论,政成公暇自由身。朝看五马闲如社,夜拥双姬暖似春。家计不忧凭冢子,官资无愧是朝臣。岂同龌龊祁员外,至死悲凉一妇人。
  • 秋夕书怀戎州郎中 - 刘兼 - [宋]

    素律初回枕簟凉,松风飘泊入华堂。谭鸡寂默纱窗静,梦蝶萧条玉漏长。归去水云多阻隔,别来情绪足悲伤。霜砧月笛休相引,只有离襟泪两行。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梦回故国情方黯,月过疏帘夜正凉。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奈隔年光。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 秋夕书怀戎州郎中 - 刘兼 - [宋]

    素律初回枕簟凉,松风飘泊入华堂。谈鸡寂默少窗静,梦蝶萧条玉漏长。归去不云多阻隔,别来情绪足悲伤。霜砧月笛休相引,只有离襟泪两行。
  • 秋夕书怀戎州郎中 - 刘兼 - [宋]

    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梦回故国情方黯,月过疏帘夜正凉。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柰隔年光。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 旭川祁宰思家而卒因述意秦川知己 - 刘兼 - [宋]

    岁稔民康绝讼论,政成公暇自由身。朝看五马闲如社,夜拥双姬暖似春。家记不忧凭冢子,官资无愧是朝臣。岂同龌龊祁员外,至死悲凉一妇人。
  • 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成都府从弟舍人 - 刘兼 - [宋]

    官吏潜陈借寇词,宦情乡梦两相违。青城锦水无心住,紫阁莲峰有意归。张翰鲈鱼因醉忆,孟光书信近春稀。黄茅瘴色看看起,贪者犹疑别是机。
  • 早过梨岭,喜雪书情崔判官 - 张起 - [唐]

    度岭逢朝雪,行看马迹深。轻标南国瑞,寒慰北人心。皎洁停丹嶂,飘飖映绿林。共君歌乐土,无作白头吟。
  • 戊子岁东归书事庞先辈 - 赵湘 - [宋]

    上国有春榜,远人无试期。携琴出关早,闻雨到家迟。卧病邻皆笑,嫌贫仆转痴。高堂倚门久,此去尚多岐。
  • 送杨谏议赴河西节度判官兼韩王二侍御 - 熊曜 - [唐]

    贤哉征西将,幕府多俊人。筹议秉刀尺,话言在经纶。先鞭羡之子,走马辞咸秦。庭论许名实,数公当即真。行行弄文翰,婉婉光使臣。今者所从谁,不闻歌苦辛。黄云萧关道,白日惊沙尘。虏寇有时猎,汉兵行复巡。王师已无战,传檄奉良臣。
  • 天骥 - 郑蕡 - [唐]

    毛骨合天经,拳奇步骤轻。曾邀于阗驾,新出贰师营。喷勒金铃响,追风汗血生。酒亭留去迹,吴坂认嘶声。力可通衢试,材堪圣代。王良如顾盻,垂耳欲长鸣。
  • 天骥 - 徐仁嗣 - [唐]

    至德符天道,龙媒应圣明。追风奇质异,喷玉彩毛轻。躞蹀形难状,连拳势乍。效材矜逸态,绝影表殊名。岐路宁辞远,关山岂惮行。盐车虽不驾,今日亦长鸣。
  • 天骥 - 卢征 - [唐]

    异产应尧年,龙媒顺制牵。权奇初得地,躞蹀欲行天。讵假调金埒,宁须动玉鞭。嘶风深有恋,逐日定无前。周满夸常驭,燕昭恨不传。应知流赭汗,来自海西偏。
  • 于潜道中元八处士 - 灵一 - [唐]

    苕水滩行浅,潜州路渐深。参差远岫色,迢递野人心。冻涧冰难释,秋山日易阴。不知天目下,何处是云林。
  • 奉和段著作山居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 无可 - [唐]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染翰挥岚翠,僧名几处题。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
  • 送颢法师往太原讲兼李司徒 - 无可 - [唐]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 春日旅怀知己 - 惟审 - [唐]

    生涯万事有苍苍,应任流萍便越乡。春水独行人渐远,故园归梦夜空长。一声隔浦猿啼处,数滴惊心泪满裳。不为知音皆鲍叔,信谁江上去茫茫。
  • 晚到湖口见庐山作诸故人 - 吴筠 - [唐]

    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故人在云峤,乃复同晏息。鸿飞入青冥,虞氏罢缯弋。
  • 李续 - 韩弇 - [唐]

    我有敌国雠,无人可为雪。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