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7097首与“”相关的诗词:
  • 送阎仲孚郎中游山水 - 梅尧臣 - [宋]

    蜀山难於上青天,闻之李白为旧传。蜀客往返曾又然,奇峰又与三峡连。巫阳神女暮为雨,飞入楚台王梦旃。相如杨雄不道此,宋玉景差其赋偏。西州才子邯郸守,怀章往代尚踰年。家住岷峨多北宦,乘闲因借下江船。未浮洞庭沅湘去,还探禹穴希马迁。春申楼观已不见,子胥怒涛犹满川。钱塘太守同乡里,一见君来颜已喜,甘馔香脆与君
  • 汴之水三章送淮提刑李舍人 - 梅尧臣 - [宋]

    汴之水,分于河,黄流浊浊激春波。昨日初观水东下,千人走喜兮万人歌。歌谓何,大船来兮小船过。百货将集玉都那,君则扬舲兮以峦刑科。
  • 汴之水三章送淮提刑李舍人 - 梅尧臣 - [宋]

    汴之水,入于泗,黄流清淮为一致。上牵下橹日夜来,千人同济兮万人利。利何谓,国之漕,商之货,实所寄。
  • 汴之水三章送淮提刑李舍人 - 梅尧臣 - [宋]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 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 梅尧臣 - [宋]

    忽惊郊信,半夜雪中来。遂哭寝门外,始嗟梁木摧。文章千古盛,风韵故人哀。忆昨临湍水,宁知隔夜台。
  • 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 梅尧臣 - [宋]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请章来未久,捐馆遽何如。无复淮谕,曾成太史书。苍苍不可问,挥涕望輀车。
  • 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 梅尧臣 - [宋]

    自古岂无死,贤哉独可悲。家贫留旅榇,门庆有诸儿。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还同羊叔子,罢市见遗思。
  • 唐寺丞知雄州 - 梅尧臣 - [宋]

    前林尚含冻,国使君行。逆水春风峭,孤舟桂席轻。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当识朱衣贵,壶浆拥道迎。
  • 和和之斋画壁歌 - 梅尧臣 - [宋]

    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後始为嵇阮公。三贤歌咏已见
  • 和石昌言以蜀牋牋答松管之什 - 梅尧臣 - [宋]

    青松抽干龙鳞细,秋兔束毫鸡距尖。杨子拟经聊以赠,蜀麻江楮报何嫌。
  • 王尉西斋 - 梅尧臣 - [宋]

    官舍古城隅,西斋何寂寂。种竹幽趣深,开屏翠光滴。青山露墙,落日明东壁。危台起其傍,其隰坐可觌。岁暮野田空,天高霜隼击。更怜风月时,几弄林间笛。
  • 张应之东斋 - 梅尧臣 - [宋]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 刘彝秀才归江 - 梅尧臣 - [宋]

    凤鸟不受笯,麒麟宁受靽。君思此二物,中夜忽兴叹。况值风来,袭兰归楚岸。
  • 送谢师直阳上坟 - 梅尧臣 - [宋]

    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垅。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三岁宰方,奠斝阻亲捧。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 送张秀才之淮 - 梅尧臣 - [宋]

    聊为楚客唱,一送淮行。出汴远心喜,移舟孤岫横。危帆将进浦,寒雾不分城。枚乘旧居处,向来秋草生。
  • 潮州寒食陪太守园宴 - 梅尧臣 - [宋]

    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纇柳染梢。阴晴不定野云密,黕黕鼓声湖岸坳。使君千骑出圃,歌吹前导後鸣铙。是时辄预车马末,倾市竞观民业抛。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游人春服靓妆出,笑踏俚歌相与嘲。使君白发体尤健,自晨及暮奏酒肴。尔辈少年翻易倦,倚席欠伸谁得教。公虽不责以正礼,我意未容诚斗筲。逡巡秉烛各分
  • 和颖上人徐十咏其十范公桥 - 梅尧臣 - [宋]

    谓公天下才,非专一方惠。及此作舆梁,力行无钜细。既异国侨为,将同傅岩济。砻石亘长川,宁须伐山桂。
  • 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谢阳畴昔之游 - 梅尧臣 - [宋]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 李献甫於海魏侍郎得椰子见遗 - 梅尧臣 - [宋]

    魏公番禺归,逢子芜江口。赠以越王头,还同月支首。割鲜为饮器,津浆若美酒。我独愧先生,馔致崇师友。应知愈饥渴,况是怀思久。
  • 两日苦风思江 - 梅尧臣 - [宋]

    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羸马入烟林,区区何若此。昔笑今已迷,薄官正如彼。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