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7317首与“”相关的诗词:
  • 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一初拜命酬丘丹 - 崔峒 - [唐]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 登蒋山开善寺(一李嘉祐诗) - 崔峒 - [唐]

    山殿秋云里,香烟出翠微。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下界千门见,前朝万事非。看心兼送目,葭菼暮依依。
  • 咏门下画小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钱起诗) - 崔峒 - [唐]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岂能裨栋宇,且贵出门阑。只在丹青意,凌云也不难。
  • 题桐庐李明府官舍(一赠同官李明府) - 崔峒 - [唐]

    讼堂寂寂对烟霞,五柳门前聚晓鸦。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可惜陶潜无限酒,不逢篱菊正开花。
  • 送王侍御佐婺州(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 - 崔峒 - [唐]

    闻君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经竹径,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北意难堪。
  • 送王侍御佐婺州(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 - 崔峒 - [唐]

    闻君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经竹径,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北意难堪。
  • 梦中 - 韩偓 - [唐]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九曜再新环北极,万方依旧祝南山。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 八月六日四首 - 韩偓 - [唐]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金虎挻灾不复论,构成狂猘犯车尘。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黄旗紫气今仍旧,免使老臣攀画轮。簪裾皆是汉公卿,尽锋铓剑血醒。显负旧恩归乱
  • 锡宴日 - 韩偓 - [唐]

    玉衔花马蹋香街,诏遣追欢绮席开。中使押从天上去,外人知自日边来。臣心净比漪涟水,圣泽深于潋滟杯。才有异恩颁稷契,已将优礼及邹枚。清商适向梨园降,妙妓新行峡雨回。不敢通宵离禁直,晚乘残醉入银台。
  • 二首 - 韩偓 - [唐]

    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悬圃珠为树,天池玉砂。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 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 - 韩偓 - [唐]

    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丛。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缏处直应心共紧,砑时兼恐汗先融。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
  • 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 - 韩偓 - [唐]

    曳裾谈笑殿西头,忽听征铙从冕旒。凤盖行时移紫气,鸾旗驻处认皇州。晓题御服颁群吏,夜发宫嫔诏列侯。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
  • 江岸闲步(此后壬申年,在南安县) - 韩偓 - [唐]

    一手携书一杖筇,出门何处觅情通。立谈禅客传心印,坐睡渔师著背蓬。青布旗夸千日酒,白头浪吼半江风。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
  • 及第过堂日 - 韩偓 - [唐]

    早随真侣集蓬瀛,阊阖门开尚见星。龙尾楼台迎晓日,鳌头宫殿入青冥。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谒相庭。百辟敛容开路看,片时辉赫胜图形。
  • 冬至夜(天复二年壬书戍,随驾在凤翔府) - 韩偓 - [唐]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 乾宁三年丙辰在奉天重围 - 韩偓 - [唐]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 十月七日早起时气疾初愈 - 韩偓 - [唐]

    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 寒食夜(一深夜,一夜深) - 韩偓 - [唐]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
  • 玩水禽(在古南醴陵县 - 韩偓 - [唐]

    两两珍禽渺渺溪,翠衿红掌净无泥。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梯。依倚雕梁轻社燕,抑扬金距笑晨鸡。劝君细认渔翁意,莫遣縆罗误稳栖。
  • 即目(一日)二首 - 韩偓 - [唐]

    万古离怀憎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因酒易伥伥。宦途弃掷须甘分,回避红尘是所长。动非求进静非禅,咋舌吞声过十年。溪涨浪花如积石,雨晴云叶似连钱。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