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752首与“”相关的诗词:
  • 和崔二少府登楚城作 - 高适 - [唐]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 - 高适 - [唐]

    试一望,隐隐带秋天。地与辰星在,城将大路迁。干戈悲昔事,墟落对穷年。即此伤离绪,凄凄赋酒筵。
  • 初至封 - 高适 - [唐]

    可怜薄暮宦游子,独卧虚斋思无已。去家百里不得归,到官数日秋风起。
  • 赠闾相士 - 文天祥 - [宋]

    急流勇退识真臞,昔有麻衣拨地炉。我亦爱君云水趣,莫言雷雨趄江湖。
  • 十四借韩文二首 - 黄庭坚 - [宋]

    吏部文章万世,吾求善本编窥。散帙云窗棐几,同安得见迟。
  • 十四借韩文二首 - 黄庭坚 - [宋]

    中有先君手泽,丹铅点勘书诗。莫惜借行千里,他日还君一鸱。
  • 子瞻以子夏明见戏聊复戏答 - 黄庭坚 - [宋]

    化工见弹太早计,端为失明能著书。迩来似天会事发,泪睫见光犹陨珠。喜公新赐紫琳腴,上清虚皇对久如。请天还我读书眼,愿载轩辕讫鼎湖。
  • 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钖东饯之虎 - 龚自珍 - [清]

    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 长史 - 张籍 - [唐]

    曾是先皇殿上臣,丹砂久服不成真。常骑马在嘶空枥,自作书留别故人。诗句遍传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最悲昨日同游处,看却春风树树新。
  • 长史 - 张籍 - [唐]

    公已殁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每到子城东路上,忆君相逐入朝时。
  • 题虎 - 刘长卿 - [唐]

    青林虎寺,林际翠微路。仰见山僧来,遥从飞鸟处。兹峰沦宝玉,千载唯墓。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阳遽。虎啸崖谷寒,猿鸣杉松暮。裴回北楼上,江海穷一顾。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暂因惬所适,果得损外虑。庭暗栖闲云,檐香滴甘露。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永欲投死生,馀生岂能误。
  • 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怅然有作 - 刘长卿 - [唐]

    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唯馀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 - 贾岛 - [唐]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 先生 - 贾岛 - [唐]

    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 追和虎寺清远道士诗 - 皮日休 - [唐]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蟾蜍生夕景,沆瀣余清旦。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 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图之不尽…三 - 皮日休 - [唐]

    种日应逢晋,枯来必自隋。鳄狂将立处,螭斗未开时。卓荦掷枪干,叉牙束戟枝。初惊蟉篆活,复讶獝狂痴。劲质如尧瘦,贞容学舜黴。势能犭矞士伯,丑可骇山祇。虎爪拏岩稳,虬身脱浪奇支。槎头秃似刷,枿觜利于锥。突兀方相胫,鳞皴夏氏胝。根应藏鬼血,柯欲漏龙漦。拗似神荼怒,呀如猰貐饥。朽痈难可吮,枯瘇不堪治。一炷玄云
  • 寺西小溪闲泛三绝 - 皮日休 - [唐]

    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分明似对天台洞,应厌顽仙不肯迷。绝壑只怜白羽傲,穷溪唯觉锦鳞痴。更深尚有通樵处,或是秦人未可知。高下不惊红翡翠,浅深还碍白蔷薇。船头系个松根上,欲待逢仙不拟归。
  • 苏州不住遥望武报恩两寺 - 李绅 - [唐]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 送宛任少府 - 卢纶 - [唐]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 光庭 - 罗隐 - [唐]

    正月十一日书札,五月十六日到来。柳吟秦望咫尺地,鲤鱼何处闲裴回。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开。上言二年隔烟水,下有数幅真琼瑰。行吟坐读口不倦,瀑泉激射琅玕摧。壁池兰蕙日已老,村酒蘸甲时几杯。鹤龄鸿算不复见,雨后蓑笠空莓苔。自从黄寇扰中土,人心波荡犹未回。道殷合眼拜九列,张濬掉舌升三台。朝廷济济百揆